老苯天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俄罗斯之旅随笔

2 posters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2, 20:51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一)

  自古以来,俄罗斯便以横跨欧亚大陆、排名世界第一的辽阔疆土,奠定了其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在近、现代世界史上,都留有浓墨重彩的篇章。从17世纪彼得大帝称雄世界,至今将近400年,其间岁月的历史沧桑,政局的更迭变换,大国的命运浮沉……。尤其是前苏联的突然解体、霸权衰落,更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疑问和猜想。我一直想亲临其境,去看看“苏联老大哥”的近况,今年7月25日—8月2日如愿以偿,参加了国旅组团的俄罗斯9日游。一路上的人文景观和所见所闻,竟不由自主地引发起人们许多的对比和联想,真让人有种五味杂陈、想说又难以说清的感觉。还是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吧。

  7月25日 10:30在首都机场集合,这个团40人(太大了),领队是北京姑娘小马,她的性格、打扮都像一个假小子。说到注意事项,她特别叮嘱大家:俄罗斯的小偷猖獗,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14:30 乘国航CA909航班起飞,空中飞行时间7.5小时,时差 4小时,于当地时间18:00抵达莫斯科。机场的设施陈旧,管理和服务也差。乘上接站的大巴向市区驶去,交通拥堵比北京毫不逊色。马路两边却鲜见新的现代化建筑,比北京差了许多。

  上车后,导游嘉丽娜先自我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中文系,曾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之声”广播电台担任华语播音员。苏联解体后,她就失业了。嘉丽娜有50来岁,不知是自尊心太强还是从未出过国、比较封闭的原因,言谈话语中常流露出“苏联老大哥”的味道。总是以老师自居,教导学生要好好听课、学习。我们私下议论说:她还真有几分大国风范—“倒驴不倒架”!平心而论,她的职业道德还不错,毕竟是“拿人钱财、与人分忧”,能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当晚我们下榻在城郊结合处、四环外的一家四星级酒店。酒店的房间和卫生间都很小,标准和我们的三星级差不多。办好手续,进到房间,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天还是挺亮的,据说要到10点以后夜幕才能降临。梳洗整理,赶快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7月26日 凌晨4点,天已大亮。酒店6点就开始供应早餐。我们整理好行装9:00乘大巴出发。今天的日程是前往莫斯科北部的郊外小镇—谢尔盖耶夫,车程约70公里。路上,嘉丽娜先简介了俄罗斯的历史。
  (1)、公元800—1223年,是基辅罗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时期。先是弗拉基米尔大公在君士坦丁堡受洗后引进基督教,建都基辅。后又迁都弗拉基米尔;
  (2)、公元1224—1320年是蒙古时期,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了东欧,建立了蒙古钦察汗国,罗斯各公国与其保持着藩属关系;
  (3)、公元1321—1533年是莫斯科大公国时期,伊凡三世统一了罗斯各公国,首都莫斯科以“第三罗马”的姿态,确立了东正教在俄国的统治地位;
  (4)、公元1534—1613年是伊凡沙皇时期,伊凡四世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统一了俄罗斯,从此跻身强国之林;
  (5)、1614—1918年是罗曼诺夫王朝时期,拓展疆土,吞并乌克兰,彼得大帝迁都彼得堡。此后执政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战胜了土耳其,兼并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大国崛起。一次大战后,俄罗斯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被杀;
  (6)、1918—1991年是前苏联时期,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共先后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七任领导。前苏联曾执掌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东西方对峙,并列为世界超级大国。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共下台;
  (7)、1992—至今,俄罗斯成为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治国家,经过全民选举,由统一俄罗斯党执政。国旗、国徽和国家杜马都重新恢复到沙俄帝王时期的制式。历经了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几任总统。

  之所以重温历史是因为国旅将此行命名为“帝俄风采”,可见其游览重心是沙俄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对于现代历史的景观、事物,导游通常是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一语带过,有时会说两段政治笑话,发发牢骚。

  10:30我们到了谢尔盖耶夫小镇。这个地方不大,声名却极为显赫,其因皆源自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圣三一修道院。(图1)传说14世纪末期,一个破落的贵族贫病交加死在这里。他的两个儿子—谢尔盖兄弟将其埋葬后,就在山中的密林里搭建了一个敬奉“三位一体”的小木屋,每天修行,像僧侣一样生活。不久,其中一人难耐清贫和寂寞,回到城市去了。谢尔盖继续留下来,干脆剃度为僧,还收留了很多弟子。实际上,谢尔盖并不甘于寂寞,随着圣名远播,他和当时的莫斯科大公就相互勾结利用,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宫廷政事。自此,俄罗斯开始了“政教合一”的历史进程。到了18世纪中叶,圣三一谢尔盖修道院已拥有1400万平米土地、1万多名农奴、扩建了13个修道分院、在15个省有封地、在45个城市有产业。它名副其实的成了俄罗斯第一大修道院。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 圣三一修道院



  走进坚固高墙围护的院内,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正教建筑群,有数十座之多。院中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这是沙皇的行宫(图2),供皇亲国戚修道时下榻。彼得大帝10岁时,为逃离宫廷皇位的争斗,就曾来此避难。在他17岁时再来这里,则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终于击败对手,登上沙皇宝座。叶卡捷琳娜女皇来时更是盛况空前,高级僧侣们列队出迎数里之外,修道院鸣礼炮101响。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 沙皇行宫


  行宫的前面,屹立着巍峨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图3),它建于17世纪,规模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更宏伟。米黄色的教堂上高耸着五个洋葱形圆顶,四角的涂成天蓝色、并画满金光闪闪的星星,中间的一个不仅大出一圈、高出一头,用纯金箔满贴成金顶,十分庄严雄伟。教堂内西侧是沙皇戈都诺夫的陵墓,普希金曾为这位不幸的帝王写过一部不朽的诗剧。还有一座建于16世纪、更加豪华气派的巴洛克式建筑—修道院饭厅,并非是僧侣们用餐的场所,而是只接待皇室贵族举办盛宴。饭厅的东北侧就是这个修道院的灵魂所在,建于15世纪的三位一体教堂。外观朴实无华,由石头砌成,下面是谢尔盖的墓地。教堂内装饰得金碧辉煌,供奉着他的灵骨匣。每天从开门到关门,总是有络绎不绝的信徒们排队等候,进去虔诚地顶礼膜拜。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 圣母升天大教堂


  苏联解体前后,国家社科院的一个权威研究所曾在莫斯科等地作了一次关于居民信仰的社会调查。据统计,仅莫斯科一地,在1988—1992年间,居民总数中东正教信徒的比例就由20%激增至64%。而在外地这个比例还要高。专家们分析: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生活的前途感到渺茫并失去信心。
  

  




由chenhong于2013-02-23, 18:11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5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4, 20:37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二)

  中午参观完圣三一修道院,我们就在小镇上的一家饭馆吃西餐。13:30乘大巴继续向东北行驶。在莫斯科的东北方,有14个文明古城镇象光彩夺目的珍珠镶嵌在美丽的伏尔加河及其支流上。由西向东,正好组成一个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圆圈,俄罗斯人骄傲地称之为“金环”。刚刚离开的谢尔盖耶夫小镇是金环的西端,而我们车行的下一站,则是金环的东端—苏兹达尔小镇。行程有150公里,团友们在车上都昏昏欲睡。

  17:30我们到了苏兹达尔,面积9平方公里,人口1万余人,说她是城市,不如说更象是一个村镇。迄今为止,这里没有现代工业,没有铁路交通,更没有标志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只有农田、手工作坊、低矮的土墙和民舍。使她得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小镇上星罗棋布的37处修道院和教堂,都是12-17世纪用石头或木头建造的,非常古朴。我们先到小镇的一家酒店住下,虽是三星,感觉比莫斯科的四星酒店还宽敞舒适。趁着夕阳西下,沿着静静流淌的卡缅卡河,放眼望去,田野绿树,满目郁郁葱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在乡间的碎石路上,感受着千年小镇的恬静与和谐。好一幅美丽的田园图画,沉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7月27日 9:00出发,先游览了小镇上最早建于11世纪,而后又不断重建、扩建的克里姆林宫和两处规模和名气最大、且修饰一新的男、女修道院。这座建于14世纪中期的波克罗夫女修道院如今整修的非常美丽。很难想象,当年的它却是一个充满悲惨凄凉的地方。沙俄时期,很多失去宠爱、遭帝王遗弃的皇后嫔妃都被送到这里修行、苦度余生。其中最著名的有沙皇伊凡四世和彼得大帝的妻子。

  接着,我们参观了农民生活博物馆。在一大片用栅栏围挡的绿地上,散落着十多座18世纪时的木制建筑(都是1960年时从附近收集来的)。其中有教堂(图4)、农舍(贫、富)、商店、风车磨坊、水井等,还有身着当时服饰的农妇为游客讲解和示范,感觉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俄罗斯村庄。我们在一家富农的二层木屋前留影(图5)。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 木制教堂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 富农的木屋


  然后是自由活动—逛市场。其实就是在小镇中心的教堂广场上,摆在十来顶帐篷下、卖旅游纪念品的商摊和排成一长溜、提篮小卖自产瓜果蔬菜的当地农民。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人大都因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离开了家乡。

  午餐后,13:00我们乘大巴前往金环上的另一个城镇-弗拉基米尔。12世纪初,弗拉基米尔大公从基辅迁都于此,俄罗斯的基督教-东正教在这里发展、壮大。弗拉基米尔成为全国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掀开了她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时的都城是由延伸数百里的土墙和木桩包围的城池,进城的唯一入口就是这座位于城西的防御型建筑-金门,而今依然矗立在市中心的大街中央(图6)。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6 弗拉基米尔的金门


  建于12世纪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那高耸入云的金色尖顶,使她成为弗拉基米尔的地标。(图7)教堂内供奉着远从基辅带来的圣母圣像,当时王公贵族们的婚礼和加冕登基仪式都在这儿举行。为了抵抗蒙古的侵略,英勇战死沙场的大公和公爵也都安葬于此。站在教堂广场的高台上,向东远眺,是莽莽苍苍、绵延千里的西伯利亚大森林(图8)。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7 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升天大教堂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8 远眺西伯利亚


  顺便说一句,弗拉基米尔也是俄罗斯人常用的姓氏,列宁和普京都姓这个姓。直译成中文,意思是“世界在我手中”。无独有偶,真是巧合!这两个都是铁腕人物(一个创立了苏共;一个颠覆了苏共)都掌控过(着)俄罗斯的天下,并使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告别弗拉基米尔,大巴一路向西南行驶,19:00到达莫斯科。晚饭后,我们又回到那家酒店。










由chenhong于2013-01-09, 18:18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2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5, 17:15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三)
  
  7月28日 9:00出发,今天的日程是重头戏──游览莫斯科。大巴行驶在市中心,嘉丽娜给我们指点着马路旁边的建筑,依次介绍了建于18世纪的莫斯科歌舞大剧院,(原是皇家剧院)这是一个集音乐、芭蕾、舞台艺术于一体的神圣殿堂,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的指挥家、歌唱家和芭蕾舞明星。马路对面的草地上,有一尊马克思做沉思状的石雕像──他可以天天听歌赏舞。

  还有卢布扬卡大楼,现在是国家安全委员会。也曾是前克格勃-名声昭著的秘密警察及国际间谍组织的总部,而克格勃的前身则是十月革命时期的“契卡”。虽然楼角墙面上仍镶着前克格勃首脑尤里•安德罗波夫的头像,但是原来屹立在大楼前草坪上的“契卡”创始人-捷尔任斯基的全身塑像,却和他的同志们一道,被集中迁移到市郊的一座公园里。这些前苏共领导人的雕像聚集一堂、默默无语地看着今天的俄罗斯,恐怕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前面就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图9),我们先在红场自由活动1小时。领队小马再次提醒大家,昨天有位中国游客在红场,一不留神,单反相机的镜头就被小偷拧走了。红场其实并不大,长约500米,宽约150米。南边是圣瓦西里教堂,北面是国家历史博物馆,西边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东面是古姆百货商场。早在15世纪时,这块位于克里姆林宫墙外的广场就已经发展成热闹的集市。16世纪,许多重要的庆典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每逢宗教节日,红衣主教就会从宫里的教堂走出,穿过广场,到南侧的圣瓦西里教堂举行弥撒。17世纪中叶,正式命名为红场。十月革命后,红场的政治意味就更加强烈了。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9 克里姆林宫的塔楼和红墙


  红场西侧的方形大理石建筑是列宁墓(图10)。我原想进去看看列宁的遗容,但见排队的人很多,只好作罢,于是走近细细端详。陵墓上方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阅兵时的观礼台。细看只见中间大理石上金色大字“列宁”笔划有毁损,颜色已残褪,却未修补。嘉丽娜说:常有中、青年人在红场集会游行,要求将列宁的灵柩迁走;也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甚至坐着轮椅前来示威,要与红场上的列宁墓共存亡。双方对峙不下,让当局难定列宁灵柩的去留。不知这种现象还能维持多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0 红场上的列宁墓


  列宁墓的后面松柏环绕,依次排列着12座雕着头像的大理石陵墓,都是前苏共的领导人有捷尔任斯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等。(图11)其中左起第二人是斯大林,死后原本是躺在列宁的旁边,一同供人瞻仰。赫鲁晓夫上台后,将其遗体火化,草草埋在后面。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才又雕像立碑。后面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上,还镶嵌着数十块铜牌,那是前苏共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亲属的陵墓(如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1 前苏共领导人的墓碑


  离集合还有段时间,我就走到红场南侧的圣瓦西里教堂(图12)。16世纪中叶,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四处征战,统一了诸公国,并为自己带上沙皇的头衔。出征前,他曾许愿:如果胜利,将兴建一座最壮观华丽的教堂。战后践约,兴建了这座俄罗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杰作。结构上以四方形交叠构成平面基础,上面建起大大小小的塔并冠以洋葱形圆顶。装饰技法不仅采用俄罗斯传统技巧,还融合拜占庭及罗马宗教建筑的要素,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景观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示了东正教的建筑艺术精华。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2 圣瓦西里教堂


  我又走进东边的古姆百货商场(图13、14),一眼望去琳琅满目,全是世界名牌专卖店。其购物环境之舒适与欧美那些著名商场不相上下,只是价格令人咋舌,少有人问津。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3 古姆百货商店外观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4 古姆百货商店内景


  红场北侧是建于1883年的国家历史博物馆,红墙、尖塔、圆屋顶,像一座古典的大城堡(图15)。值得一提的是馆前的一尊青铜骑马将军雕像-朱可夫元帅。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德军蓄谋已久、来势汹汹的进攻,还未从斯大林“大清洗”的重创(据史料透露:1937-38年的大清洗,苏军高级将领几乎损失殆尽,5名元帅被枪决了3名;16名集团军将领被枪决了11名;67名军长被枪决了60名;199名师长被枪决了136名……。)中缓过劲儿,且迷信一纸合约、毫无思想准备的苏军连连退败,溃不成军。彼得堡失守;斯大林格勒告急;德军长驱直入,兵临莫斯科城下。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朱可夫力挽狂澜、亲临前线、指挥苏联红军绝地反击,接连几个胜仗,打败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挽救了苏联。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朱可夫是功彪青史、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其功德无可争议,远是那些“政治家们”望尘莫及的。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5 朱可夫元帅的雕像


  提到大清洗,就顺便多说一句。70年后的2008年,普京亲临莫斯科南郊大屠杀的纪念地,悼念死难者。对苏共历史上的大清洗正式表态,他说:“大清洗是一种体制的残酷。使得数百万人被迫害致死。他们都是毫不畏惧、敢于说出自己观点的俄罗斯民族最优秀的精英人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教训”。



  
  
  
  


由chenhong于2013-01-14, 09:45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5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6, 15:30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四)
  

  11:00集合,嘉丽娜带着我们先来到无名烈士墓前(图16)。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数千万为抵抗法西斯的侵略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而建。金色的墓志铭译成中文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原先被称为“苏联第一哨”(即设在列宁墓前的哨兵)每逢整点的交接仪式,现在移到了这里,吸引着游客们争相拍照。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6 无名烈士墓


  再穿过草木扶疏,花团锦簇的亚历山大花园(为纪念俄法战争后,重建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克里姆林宫的参观入口—三圣塔,塔高80米,建于15世纪。(图17)克里姆林宫译成中文就是中心城堡,古时罗斯的大公们都在领地中间位置,为自己建立易守难攻的城堡,带有很强的军事防御意义。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2世纪,当时只是木制围墙。直到15世纪,大公伊凡三世请来意大利工程师设计修建了这座占地27.5公顷,长2235米、高9-12米、厚3-6米的坚固城墙和19座各具特色的塔楼。至16、17世纪城堡内的宫殿和教堂等华丽的建筑群先后相继落成。自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18世纪彼得大帝迁都彼得堡后,它依然享有神圣的地位,历任沙皇的加冕登基典礼都必须在此举行。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7 克里姆林宫入口三圣塔


  1918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迁都莫斯科后,克里姆林宫成为苏共历任领导的住处及办公场所,更是军事指挥中心。宫内的宗教神职人员全被驱逐,但教堂区开放,供游人参观。1930年斯大林下令全部关门谢客,直到1955年赫鲁晓夫上台后,重新开放参观。今天的克里姆林宫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俄罗斯的第一观光胜地。

  购票、排队、安检,我们穿过塔楼下的城门顺序走进宫内。左手边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淡黄色二层楼(图18),原是沙皇的军械馆,现在则是总统卫队的驻地。建筑四周摆放着数十门大炮,都是当年俄法战争时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时留下的。右手边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大会堂,原是前苏联每年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的会址,现在俄罗斯每年的国家杜马大会在此召开。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8 军械馆


  正前方一座黄白相间的三层楼,全被修缮的网布遮掩,且戒备森严,游人不得靠近。这里原是沙皇时期的元老院,后来则成为历任苏共领导人的住宿及办公地点,现在是俄罗斯总统府。据说,三楼左起第五个窗口是列宁的办公室。其后,历任苏共领导人的办公室就变化莫测了。

  再向前行,右边绿地上摆放着1586年铸造的沙皇炮王(图19)。炮管口径89厘米,长5•34米,重量40吨,炮身刻有骑兵战士的花纹,座台饰有狮子头雕花,铜质上佳,造型精美,是独一无二的杰作。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19 沙皇炮王


  前边就是教堂区的入口,中心是个广场,环顾四周都是教堂。无论从宗教还是历史的价值上来看,圣母大教堂的地位都是无与伦比的。从12世纪至今,几乎所有的重要仪式,象大公的登基仪式、沙皇的加冕典礼、还有历任大主教的交接仪式都必须在这里举行。最早是木制教堂,15世纪击退蒙古大军的伊凡三世请来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兴建了这座石造教堂。走进大厅,墙上和石柱上都饰有许多堪称俄罗斯宗教艺术珍宝的壁画及圣像画;还有三个宝座,一个是雕刻精致的伊凡四世宝座,四周雕有拜占庭的圣经故事,象征着俄罗斯帝王的“皇权乃天授之权”。正是这个有“恐怖伊凡”之称的伊凡四世,在16世纪中叶,将自己莫斯科大公的头衔改为俄罗斯沙皇(取凯撒大帝的谐音),成为第一个统治全俄罗斯的帝王;一个是17世纪制作的沙皇宝座,黄金镶制的尖顶及双头鹰标志都象征着俄罗斯皇室的尊严,它是历代沙皇举行仪式时的座位;另一个15世纪末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稍显简朴的宝座则属于大主教。教堂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还有几位大主教的棺墓。

  其余还有主教宫及十二使徒教堂、多棱宫、圣母领报大教堂和大天使教堂等建筑,各有各的由来典故和建筑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沙皇钟王(图20)和伊凡大钟塔(图21)。先说钟王吧,1730年,安娜女皇下令铸造一座全球最大的钟。工匠历时5年铸成了一个高6•14米、直径6•6米、重量超过200吨的大钟。遗憾的是制作末期修饰表层时,宫里突发火灾,灭火的冷水浇在炙热的钟上,致使大钟因冷热不均而破裂。重达11吨的碎块就摆在石座下方展示。再说钟塔,是由两部分建筑组成。其中高81米的钟塔是1505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建造,因塔的原址是一座供奉圣伊凡的木教堂,而命名伊凡大钟塔。登上塔顶,周围景物一目了然,因此也作为防卫性的观测塔。号称全球最大的塔王就是为此塔而造,可惜未能上架即毁,只能摆在一旁供人观赏。旁边四层楼高的建筑是圣母领报钟楼,中央装有64吨重的圣母领报大钟,每逢沙皇去世,就会敲三下传告天下以示哀悼。伊凡大钟塔建造的十分坚固,1812年拿破仑兵败莫斯科,溃退前下令炸毁钟塔,爆炸后四周建筑应声倒下,钟塔仍巍然屹立。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0 沙皇钟王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1 伊凡大钟塔


  每天中午12点,总统卫队都要为游客举行阅兵仪式。军乐声中,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的仪仗队环场一周,并在广场中央做队列表演。帅气的兵哥和彪悍的骏马很养眼!(图22)。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2 总统卫队的表演






由chenhong于2013-01-14, 09:48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3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7, 10:25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五)
  

  中午13:30我们走出克里姆林宫,到老北京酒楼午餐。说实话,无论是饭菜质量还是就餐环境,都不敢恭维。团友们提出意见,老板娘却一味搪塞推诿。

  饭后,我们到莫斯科的最高处-麻雀山(原名列宁山)。说是山,其实是莫斯科河岸边200多米高的一处丘陵地带,也就是麻雀能飞的高度,故名麻雀山。山上有一处观景台,可以鸟瞰莫斯科全景。山上还有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北京展览馆就是仿照它的建筑风格而建。

  然后我们去参观新圣女公墓,这是欧洲三大著名公墓之一(另外两座是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和维也纳的中央公墓),因葬有许多政治、文化名人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个自费游览项目,每人须缴150元人民币。公墓很大,入口处有指示牌,标有名人墓地所在。但如果没有导游引领,游客极易转向、很难找到目标。嘉丽娜轻车熟路,很快就带着我们找到想看的地方。
  先到卓娅的墓地(图23),这位在二次大战中为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而英勇牺牲的游击队女英雄,现在已经鲜为人知了,可在我们年少时却是心中崇拜的偶像。弟弟舒拉和母亲也长眠在她的对面,英雄的妈妈和她一双年轻的儿女就这样团聚在一起。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3 卓娅的墓地


  不远处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地(图24),想当年他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激励了社会主义阵营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此时此刻站在他的墓前,我脑海中回旋的却不再是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是他长期积郁在心,晚年为对得起自己良知,终于一吐为快的另一段话:“我们所建成的,却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4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地


  这儿是高尔基的墓地(图25)。他的名著《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散文《海鸥之歌》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十月革命前他移居芬兰,后被斯大林以极其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回国,成为苏共的御用文人,歌功颂德。1936年,一次轻微的感冒却让他命丧黄泉(传闻克格勃施美人计,长期派女特务在身边监视他,不知为何又趁其生病毒杀了他)。死后备享殊荣,葬礼上斯大林、莫洛托夫等苏共领导亲自为其抬棺。在俄罗斯文艺界,高尔基被评价为“开始的普罗米修斯,后来的政治流氓”。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5 高尔基的墓地


  看完著名的小说家契柯夫和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的墓地后,我们又观看了几位政治家(政客)的墓地。
  先到赫鲁晓夫的墓地前(图26),黑白两色交错的大理石墓碑上镶嵌着他的头像,象征着他一生功过毁誉参半。回想他“三和一少”的政治改革主张和中共“九评苏修”的批判文章。“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对于历史人物来说,时间相隔得愈远,评价才能愈加公正。历史和现实对这位生前被他的同志发动宫廷政变废黜 ,死后又被排挤葬到这里的前苏共领导人,是否应该重新评价呢?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6 赫鲁晓夫的墓地


  叶利钦的墓地就在宽宽的道路一旁,非常显眼(图27)。墓碑是红蓝白三色大理石雕成一面飘扬的俄罗斯国旗,由此可见继任者对他的尊敬。他是这个国家在重大历史转折后的第一位总统,但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他却是败的权贵,和戈尔巴乔夫都是出卖国家的“犹大”。叶利钦死后,当媒体和杜马代表质问普京:为什么不清算他女儿污的巨额国有资产时,普京严肃地反问:你们难道想要内战吗?……其潜台词不言而喻。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7 叶利钦的墓地


  和叶利钦形成鲜明对比,在墙边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是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的墓地(图28),戈尔巴乔夫死后也将葬在这里。今年三月是戈尔巴乔夫80寿辰,俄罗斯国内悄然一片,毫无表示;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却在伦敦热热闹闹的为其庆寿。其亲疏痛快,显而易见。制度可以改革,国家利益亦须捍卫。谁都希望自己比别国强盛。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8 为戈尔巴乔夫预留的墓地


  我们还看了前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的墓地,园中唯一的中国人—前中共领导人王明的墓地等等。新圣女公墓与其它墓地的不同之处在于,谁能安葬在这里,完全是由当时的政府决定。用多少钱也是买不进来的。近年来,整个墓园因资金匮乏而疏于维护。杂草丛生,有些墓碑坍塌,显得荒败不堪。

  走出公墓,大巴拉着我们到了胜利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高达114.8米的胜利女神碑(图29),以纪念历时1148天的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邻近的马路上是为纪念俄法战争打败拿破仑而建的凯旋门(图30)。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29 纪念二战的胜利女神碑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0 纪念俄法战争的凯旋门


  从胜利广场的地铁站下去,开始参观莫斯科的地铁。胜利广场站建于2003年(图31),建筑无特色可言。我们乘地铁到基辅站(图32),建于50年代。拱墙上的壁画都是工农兵欢庆二次大战胜利的内容。再到建于40年代的革命广场站(图33)墙上的铜雕也都是体现当时特色的工人、农民和红军战士形象。二战期间,莫斯科的地铁曾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现在每日运送乘客可达900万人次,比纽约地铁还忙碌。160多个地铁站采用各色大理石、花岗岩、斑岩、蔷薇辉石、玛瑙、水晶及陶瓷五彩玻璃等原材料,设计造型各异,反映不同的时代主题,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1 胜利广场地铁站(建于本世纪)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2 基辅地铁站(建于上世纪50年代)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3 革命广场地铁站(建于上世纪40年代)


  18:30在阿尔巴特大街,开始自由活动。这是条步行街,街头处处可见画家、音乐家随性的表演和创作,弥漫充斥着波希米亚式自由狂放的气氛,吸引了很多文艺家来此定居。象著名诗人普希金、大文豪托尔斯泰、果戈里、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我逛了一会儿,就到街边的麦当劳店里休息。

  一直到23:00才集合,乘大巴前往火车站。莫斯科共有9个火车站,分别以目的地站命名,我们就在列宁格勒(彼得堡)火车站等候上车。火车站都是穿越式的,不设候车大厅,没有座椅,显得脏乱差。





由chenhong于2013-01-28, 17:40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6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09, 10:04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六)


  7月29日 0:45我们乘夜车前往圣彼得堡。软卧车厢四人一间,比较整洁。只是开车前。列车员要向每位外国乘客收取1美元的小费,由导游统一付给,这是潜规则。否则列车员就会以不开厕所、不供开水等方式刁难旅游团队。

  一觉醒来,早上8:40到达彼得堡。导游嘉利雅来接站,她今年30多岁,毕业于彼得堡大学中文系,也许是因为年轻,缺少前苏联辉煌时期的记忆,她很随和,毫无架子。我们先到一家中餐厅吃早餐,然后乘大巴去游览位于市郊的沙皇村。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诞辰100周年,苏联曾将这里改名为普希金村。

  沙皇村是一个占地100多公顷、融合了花园景观与宫廷建筑的皇室度假胜地,1744年由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下令修建。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就是蓝白相间、巴洛克式风格的宫殿,取名“叶卡捷琳娜宫”(图34),以纪念她的母亲,也就是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传说彼得大帝到他的宠臣兼好友缅什科夫公爵家中做客,对缅什科夫的情妇一见钟情,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废除了妻子的皇后地位,并将其送到远隔千里的苏兹达尔女修道院。二次结婚,迎娶了出身寒微的叶卡捷琳娜。彼得大帝死后,由于女儿未成年,妻子继位,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这个女人吃喝玩乐极尽奢华,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在缅什科夫手中)。1768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又称叶卡捷琳娜大帝)即位后,重新用大量纯金装饰内部及外观,金碧辉煌、极尽奢华,装修成当时流行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我照了几张照片,这是宴会厅(图35),你猜墙上那青花瓷的饰器是什么?原来是用做取暖的壁炉。还有800多平米、宽敞明亮的舞厅(图36)。极其精美的琥珀厅和画厅因游客太多没照。这两幅油画上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图37),十月革命后,他一家男女老幼三十余口人都被无产阶级专政,惨遭杀害,连不满10岁的小王子也难逃厄运。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4 沙皇村的叶卡捷琳娜宫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5 宴会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6 舞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7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夫妇的画像


  中午回到市内,在“居家乐”中餐馆午餐。

  下午参观著名的冬宫(图38)—昔日尊荣的沙皇皇宫,今天的“国立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据历史记载,冬宫始建于伊丽莎白女皇执政时期,叶卡捷琳娜大帝即位后又进行了扩建,由冬宫、大汉弥顿宫、小汉弥顿宫、新汉弥顿宫和汉弥顿剧院等五座不同年代的建筑组成。整个建筑群雄踞在涅瓦河畔,环绕着冬宫广场(图39),作为俄罗斯18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典范,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高雅与大气。这里共有1050个房间,如果把它们相继连接起来,足有27公里长。总共收藏近30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与大英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和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列为全世界四大博物馆。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8 冬宫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39 冬宫广场


  如此宏伟规模的展览,安排的参观时间仅有可怜的两小时。可想而知,我们紧紧地跟在导游的身后,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用跑马观花和蜻蜓点水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一圈跑下来,我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了。环顾四周,只剩我们六、七个人还跟着导游。匆匆忙忙之中,我照了几张相片。冬宫入口处的约旦大阶梯(图40)豪华典雅,它是1837年冬宫发生大火后,唯一按照原设计重修的建筑,完全保留了先前的巴洛克风格及色调。除此之外,冬宫的其他建筑都已失去原貌。这是沙皇接受朝臣和外宾觐见时的宝座(图41)。这是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圣母与圣婴》(图42)。我很奇怪馆中还藏有古埃及的木乃伊、法老的石像、古罗马和古希腊精美的石雕,一问才知,原来这些都是当年俄法战争的战利品。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0 约旦大阶梯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1 沙皇宝座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2 达·芬奇的画 圣母与圣婴


  16:30我们离开冬宫,在涅瓦河边步行,观看了仿建埃及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和沙皇时代的海军司令部、现在是俄罗斯海军学院。看见路边很多人身着海魂衫,在饮酒助乐。嘉利雅告诉我们:今明后连续三天都是俄罗斯的海军节,现任、曾任的海军人员及其亲属可以放假狂欢。

  再乘坐大巴到市里的十二月党人广场附近,观看了巍峨耸立的伊萨克大教堂(图43)据说,这座教堂是为纪念彼得大帝的生日而建。每年都会有90个隆重的宗教仪式在此举行。1717年彼得大帝亲自督工修建,后因涅瓦河畔土质松软而造成教堂龟裂,1735年遭雷击而烧毁。现在的伊萨克教堂是1818年重建,建筑师汲取教训在地基和穹顶结构上下足了功夫,一边抽出地下水,一边从地面打入1万多根6.5米高的柱子。此后尼古拉一世又下令,环教堂竖起112根用整块花岗岩打造的朝天巨柱,使之迄今屹立不倒。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3 伊萨克大教堂


  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沙皇尼古拉一世骑马的青铜雕像(图44)以纪念他在拓展疆土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广场南侧曾是沙皇时代玛丽公主的宫殿,现在是彼得堡市议会办公楼。嘉利雅轻蔑地嘲讽其为“败分子聚集地”。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4 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雕像


  大巴拉着我们到涅瓦大街—这是彼得堡市中心最著名的一条街,路边的建筑大都是沙皇时代留下的(图45),古色古香,别有风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5 涅瓦大街的街景


  我们下车漫步街头,观看了喀山大教堂和莫伊卡运河前的基督复活大教堂(图46),基督复活大教堂又名喋血大教堂。1881年3月,厉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倡导国民教育和试行君主立宪制)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暗杀。按俄罗斯古老的习俗,要在凶杀地修建教堂以纪念被害者。于是即位的亚历山大三世下令为父亲修建了这座教堂。与众不同的是,这座教堂上五个葱头形圆顶是用美丽的珐琅精雕细刻而成的,在教堂外、内壁还大面积地使用了宝石镶嵌技艺,以及堂内强弱不同的照明设施。整个教堂大厅,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胸像外,空无一物。却充分利用了色彩、光线和空间的变换,形成了异彩纷呈、变幻不定、神秘莫测的感观效果。这座教堂从不做祈祷和洗礼,只进行布道和安灵弥撒。她与伊萨克大教堂及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都是由国家供养的皇室专用教堂。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6 基督复活大教堂


  晚饭在唐人酒店用中餐,然后落榻涅瓦大街另一端的莫斯科饭店。








由chenhong于2013-01-14, 10:07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5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10, 15:49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七)

  8月30日 9:00乘车出发前往坐落在芬兰湾的彼得夏宫(图47)1709年彼得大帝对瑞典的战争胜利之后,决定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来犒赏自己,并炫耀战争的成果。从1714年始,历经9年的设计、施工,终于在1723年建成。此后,这里一直是沙皇家族夏天的居所。彼得夏宫不仅展现了欧式宫廷建筑和花园景观(图48)等静态的艺术成就,更因卓越的水利工程技术而闻名于世。宫殿的正前方是一座落差约20米的大型“阶梯瀑布”,呈阶梯状展开的大瀑布两旁,矗立着许多金光闪闪的希腊神话人物雕像,每座雕像都是一座美丽的喷泉。整个阶梯瀑布连接着一条直通芬兰湾的水道,居高临下,让人的视野因此延伸到波罗地海的海滨,气势壮观(图49)。上午11:00在音乐声中,喷泉开始喷水(图50)。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的映衬下,150多个喷泉同时向空中喷射着形态不同的水柱和水花,阳光里出现一道道彩虹,真是一幅人造美景!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7 彼得夏宫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8 欧式花园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49 直通芬兰湾的水道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0 喷泉喷水


  12:00在海边集合,乘交通快艇返回市里。半小时后我们从涅瓦河边上岸,就看见迎面走来一个俄罗斯男人,手持小号吹奏着中国的“国歌”、“东方红”和“好一朵茉莉花”。在异国他乡,听见外国人演奏自己国家的歌曲,令团友们兴奋异常。大家拍着巴掌,有俩个男同胞围着号手,还情不自禁随着乐声手舞足蹈起来。没想到曲毕,号手弯腰鞠躬伸手要小费。霎时间,让两个中国大男人因兜里没有零钱而窘在那里。真是“没有免费的快乐,高兴也要花钱买”。见状,我和舒宁迎上去,佯作合影,给号手100卢布解围。事后团友们打趣“不是英雄救美,是年轻的老太太救英雄了”。




 

 


由chenhong于2013-01-11, 10:41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2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11, 10:29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八)

  午饭后,我们乘车先到瓦西里岛长滩(彼得大帝时期的行政中心),欣赏著名的罗斯特拉灯柱(图51)。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1 罗斯特拉灯柱


  然后参观彼得保罗要塞。1703年彼得大帝为了防御海上劲敌-瑞典,开始修建这座多角形的坚固堡垒,三年后又将木围墙改由条石砌成,从此保罗要塞雄关屹立据守在涅瓦河口(图52)。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2 保罗要塞


  走进要塞,首先看见的是圣彼得与圣保罗大教堂(图53)教堂那高耸入云的黄金塔尖,仿佛宣告着彼得堡在俄罗斯历史上的荣耀地位。1995年重修时,塔尖加设了重550公斤的黄金天使雕像,塔高增至122米,亦为教堂增添了几分庄严气息。在圣彼得堡作为首都的200年间,它一直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家陵寝。教堂内放置了32座棺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彼得大帝的石棺。另外,位于侧室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墓碑也吸引了不少目光。1992年苏共下台后,俄罗斯将当年草草葬于荒野古堡中的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遗骸迁移至此。在隆重的迁葬仪式上,时任总统叶利钦亲自致辞表示哀悼。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3 圣彼得与圣保罗大教堂


  再向里走,这条林荫道尽头是死亡之门(图54)自从彼得保罗要塞军事防御的重要性降低后,彼得大帝就将这里变成囚禁政治犯的监狱。第一位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就是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谢,由于政见不同而触怒父亲,在此遭受酷刑而死。这幢阴沉晦暗的监狱,数百年间,曾囚禁过许多王公贵族和知识分子中的革命党人。其中判决死刑的犯人,就要从死亡之门出去被枪决或绞杀;而判处徒刑的犯人,则从通向河边的流放之门登船,前往西伯利亚服刑。俄罗斯著名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和政治家托洛斯基都曾是这个要塞的囚犯。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4 死亡之门


  在教堂后面林荫道的一侧,摆放着一座20世纪末制作的彼得大帝的坐姿铜像(图55)。嘉利雅说:史料记载,彼得大帝头小手大,上身长下身短。他让人画像或雕像,通常喜欢坐着或骑马,如果站立则要脚蹬高靴,外披大氅,以掩饰身材缺陷。他手大无比,左手抓爱情,右手握财富,收获丰硕。不少游客与之合影,都贪心地既要财富、也要爱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5 彼得大帝的铜像


  据说,现任总统普京的办公室墙上就挂着彼得大帝的巨幅画像,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只是不知上帝能否给普京如此的历史机遇和殊荣?!

  从彼得保罗要塞出来,大巴拉着我们沿涅瓦河行驶。岸边停靠着一艘军舰,这就是载入史册的十月革命中炮击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56)。九十多年来,它一直静静地泊在这里,作为革命文物,油饰一新的供人观赏。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6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大巴继续前行,这里是美丽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斯莫尔尼宫(图57)。建于19世纪初叶,沙皇时代是王室贵族女子学院;十月革命时是苏维埃政权中心,电影《列宁在十月》中大部分镜头都在这儿实地拍摄;苏共时期,这里是列宁格勒市政府;现在则是彼得堡市政厅。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7 斯莫尔尼宫


  晚上,仍下榻莫斯科饭店。名为四星级酒店,服务实在不敢恭维。我住的房间里卫生间的灯昨晚就坏了,打电话报修,今晨又和导游到前台要求修理,可直到今晚上回来仍是坏的,无人理睬。和接待中国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饭店对德国旅游团殷勤周到的服务。他们的行李有服务生接送,旅游车可以停在酒店门口;我们不仅行李自理,还要走好远去找车。关键是钱~谁让你没给小费呢!可气的是这一切都不明说,等你想清楚也晚了,只好凑合着吧。








由chenhong于2013-01-23, 03:49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2次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图文并茂 引人入胜

帖子  wuke 2013-01-12, 02:08

图文并茂 引人入胜
  姐的游记在初载时我就拜读了,非常精彩。我1989年冬去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顺访俄罗斯。当时苏共虽未解体,但东欧的小兄弟都纷纷倒戈了。即便在莫斯科街上随意溜一眼,也可以感觉到这个国家风雨飘摇、衰败垂危,离政权更迭不远了。就连景致看起来都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天空是彤云密布,地面是冰雪覆盖,听不见歌声,看不见笑容,感受最深的是沉寂、沉闷、沉重。莫斯科大学的学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男生用高竖的衣领遮面,目光茫然,步履匆匆;女生大多身穿黑色大衣,面色苍白凝重,如果不是头上严裹着彩色围巾,会以为是赶赴葬礼。经过了祖国夏初的动荡,我似乎读懂了俄罗斯也正在经受煎熬。现在的俄罗斯早已归于平静,当年的政治阴霾都被各个方向吹来的风一扫而空。我们必须来认识一个完全更新但又并不完全美好的俄罗斯。
  拙作姐不仅读了还给予鼓励,实在不曾想到。季厚兄、聿林兄热心创办论坛,给向阳人开辟一个交流凝聚的网络空间,实在令人感动。我无才,写不出姐那样的大作,只能敲敲边鼓,凑凑热闹,涂抹几笔助兴。姐说起前年10月中央美院见面,我还欠着姐的饭钱,心存惭愧。无以为报,分手后填过一词,现在抄在下面奉上,品质虽劣,也算是冲抵饭钱吧。

        吴克 1月11日


          望海潮
          冬日抒怀
          2012.1.19

    京郊荒岩,幽燕僻野,闪耀明珠向阳。
    追忆当年,疾风骤雨,风采曾经别样。
    浩劫仍未休,基业临初创,招兵点将。
    数路精英,少男少女,尽忠良。
    酷暑寒霜几降,犹笑谈挥洒,豪迈刚强。
    可历忧伤,可埋铮骨,无悔情怀激荡。
    青春年华逝,分手重聚首,花散留香。
    莫道从业千种,依旧谱华章。




wuke

帖子数 : 4
注册日期 : 13-01-07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九)

帖子  chenhong 2013-01-12, 11:04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九)

  7月31日 9:00出发,今天上午是逛街购物和乘游艇游涅瓦河(自费项目)。我选择了后者。坐在游艇上,一边观看着两岸的建筑和景色,一边欣赏着船上的俄罗斯歌舞,别有一番风情。和莫斯科相比,我更喜欢彼得堡这个城市。经过18世纪以来历代沙皇的建设,彼得堡号称俄罗斯境内的“小欧洲”;有水则灵韵十足,更因其城中散布着交错的运河水系而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

  应团友的要求,嘉利雅讲了两个现代话题。
  一是城镇居民家家都有别墅的问题。1955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为解决城镇居民冬季吃菜问题,发布了一项政策。每户居民提出申请,经由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可在城郊分给600平米的土地,供其周末度假、种菜。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苏共垮台,于是俄罗斯城市居民家庭大都有乡间别墅。只是有钱没钱,别墅也大不一样,富人的别墅自不必多言,可以豪华壮观,美轮美奂,泳池、球场一应俱全。我拍的这是一户穷人家用洋铁皮、破木头搭建的房子(图58)。现在土地则不再无偿供给,要用钱买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俄罗斯70%以上的国有资产(包括土地)都已私有化。那些权贵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好几个俄籍犹太人富商都位列国家领导人中。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8 莫斯科市郊穷人的别墅


  二是生育奖励问题。俄罗斯地大物博,却人口稀少,生育率低,人口常年呈负增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前苏联曾出台“英雄母亲”政策。现在是生两个孩子给定额补助;生三个孩子补助金额加大,等到老三满5岁,政府则会无偿供给一套住房。虽然政策很诱人(俄罗斯大城市尤其莫斯科、彼得堡的房价很高,可以和我们的“北上广”媲美),但大多数女性为了自身生活质量,仍然选择不生或只生两个。

  13:45我们乘坐高铁动车,16:15回到莫斯科。

  晚饭再次到“黄河餐馆”就餐,这家老板是房山人,一个50多岁的男人,很有经营头脑。一听我们是北京人,“老乡见老乡,开口话滔滔”。他原是中苏国际列车上的列车员,后来派驻莫斯科办事处。上世纪末看准商机下海,利用铁路贩运货物,赚到了第一桶金。看“倒爷”多了,他转身搞餐饮,国际列车帮他运来源源不断的中国蔬菜和原材料。前几年,他又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旁边开了一家中餐馆,因为用料地道,大厨手艺精,经常接待宴请,非常火爆。现在他又在俄租地盖大棚,雇佣东南亚的劳工种菜,一棵白菜可以卖1美元,盈利颇丰。他说:俄罗斯遍地都是商机,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都高。中国人只要肯动脑子、不怕吃苦,就一点不比犹太人差。

  的确,就连我们旅游团的领队小马,从北京机场出发时也利用团友,为他们国旅驻俄办事处的同事带了好几大箱子货物倒腾赚钱。

  晚上还在市郊的那家四星酒店住宿,这次比以前就更差了。把我们打发上了刚装修完的7楼。房间的空调都不能使,要求换房也没有,导游一个劲儿地解释,安抚大家,很多团友都是开着窗户和房门将就睡了一夜。

  8月1日 今天是在俄罗斯的最后一天。9:00出发,大巴先拉着我们到了俄罗斯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中心(图59),原苏联展览馆。是斯大林时代建筑,里面并无任何展览,倒是有许多撑着帐篷伞的商品摊位。大家兴意阑珊,简单逛逛就出来了。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59 俄罗斯国民经济展览中心


  11:30就吃午饭,为的是下午有更充裕的活动时间。

  下一个旅游点是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图60)。这里原是沙皇时代俄罗斯经营纺织的富商特列季亚科夫的住宅。19世纪中叶,对绘画艺术有着独到鉴赏力的特列季亚科夫,就开始系统地收藏俄罗斯画家的作品。30多年后,收藏的画作已有2000多幅。原有的房子放不下了就扩建……。19世纪末,特氏移居国外,就将这座房子、土地和所有的藏品全部无偿地捐赠给当时的莫斯科市政厅,后被规划为美术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将收缴的名画都汇集到这里,收藏品迅速增多达10万余件,于是又在旁边增建了新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它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俄罗斯绘画作品最多的美术博物馆。藏品从11世纪到20世纪共13万件,包括4万余件17、18世纪的圣像画;18、19世纪俄罗斯著名画家的作品和前苏联时期许多画家的作品。因时间有限,我们只参观了旧馆,幸好那些最吸引人的经典画作都保存在旧馆中。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目不暇接,惊喜连连。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等等所有俄罗斯著名画家的作品,在这里你都可以看到。因为不许拍照,朋友们就没有眼福了,只能听我简单的叙述吧(好在网上都可以查到)。

  俄罗斯之旅随笔 Download
               图60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在大师列宾的巨幅油画《伊凡雷帝杀子》前,我停住了脚步。史料记载:生性残暴的沙皇伊凡四世育有三子,长子残疾,老三弱智,唯有次子伊万聪明能干,被立为皇储。成年后的伊万和父皇在政见上有些不同。一次争执中,暴怒的伊凡四世将手中的笏杖掷向儿子,伊万不幸被击中头部要害致死。列宾选择伊凡四世弑杀亲子这个题材,试图阐明伊凡四世兽性和人性交错的矛盾心理,创作了这幅享誉海内外的巨作,以揭示沙皇统治的黑暗和残暴。画面上,伊凡四世顿悟自己这可怕举动的后果,他睁大了恐怖万状、悔恨交加的双眼,抱着血流如注、奄奄一息的儿子,想请求儿子的宽恕,但为时已晚、无济于事了。画家使用了大量明暗不同的红色(墙壁、地毯)做背景,衬托伊万头部和身上的鲜血,来渲染这血腥的场面。久久凝视,可对观赏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震撼。据说,曾有心理脆弱者看后受到刺激而精神失常,用剪刀刺向画中的伊凡四世。因此现在整幅油画被玻璃罩上。

  我还仔细地观赏了列维坦的《金色的秋天》、彼罗夫的《三套马车》、费多托夫的《贵族的早餐》等名画。克拉姆斯特依的油画《无名女郎》是不少中国人都熟悉的一幅作品,有人说那是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画中那个身着黑色衣帽、仪态端庄大方、神情安详淡定的贵族少妇,目光睨视地看着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令人神往,真有股想与之交谈的欲望。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到了。大家还恋恋不舍,观兴意犹未尽。走出画廊大门,我站在特列季亚科夫的纪念雕像前,再次端详他的面容,心中感慨油然而生:他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有社会良知的富豪,也是一位真正有大智慧的绅士。导游嘉丽娜对我们说:“现在俄罗斯的富人都极其自私贪婪,即便移民国外也要把财富卷包全部带走。再也没有象特氏这样品格高尚、还富于民、于国的人了”。苏共倒台前后,那些靠掠夺社会财富、侵吞国有资产而形成的权贵资产阶级,竟然都是这般的精神贫瘠、品质低劣,不能不让人由衷地感到社会主义教育失败的悲哀!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俄罗斯之旅随笔 Empty 俄罗斯之旅随笔

帖子  chenhong 2013-01-13, 10:33

俄罗斯之旅随笔(之十)

  15:00我们乘大巴来到莫斯科市郊的一个很大的超市购物,衣服、食品、日用品应有尽有。团友们一进去就各自为战,分散在商品的海洋中。我的目标十分明确,直奔食品柜台而去。前天在乘坐涅瓦河游艇时,我觉得小三明治上的鱼子酱,(比黑芝麻还小,只给了不到十粒)那种挑动人味蕾的感觉令人难忘,非常好吃。想起我的家人个个都自称美食家,也要让他们享享口福。寻来觅去,好不容易才找到。原来鱼子酱不是放在货架上自选,而是在专人看管的柜台销售。一看价格吓一大跳,我的天!一小瓶80克,售价3000多卢布(折合人民币600多元、美元100多)。想想也就释然了,“物以稀为贵”嘛!—挑剔的法国人认为:只有鲟鱼的鱼卵才是正宗的鱼子酱(大马哈鱼、鲑鱼、鳕鱼和圆鳍鱼的卵统统不算)。而鲟鱼是和恐龙属于同一时期的珍稀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数百年来,由于鲟鱼卵的价位在全球市场居高不下,非法滥捕的情形日益严重,加上环境污染等因素,鲟鱼已瀕临灭绝(比如我国的中华鲟)。除了数量稀少,还有雌鱼成熟产卵期漫长和加工技术高等因素,使得鱼子酱与黑松露、番红花并列为全世界三种最昂贵的珍贵食品。犹豫再三,还是嘴馋占了上风,于是刷卡买了两小瓶。

  从超市出来,大巴就径直开向莫斯科机场。到了机场,整理托运行李、出关等例行程序。19:45乘坐CA910航班回国。

  8月2日 早8:00到达首都机场,团友们挥手告别,各自回家。
  短短几天的旅游给我留下了无尽的联想—苏共70多年的执政史究竟为后人留下了什么(或哪些)正面的政治遗产呢?。国内有研究前苏联问题的专家学者说:“20世纪的苏联其实就是中国的一面镜子”。现任俄共主席久加诺夫曾对苏联亡党亡国总结了三大原因:“1、意识形态垄断,大搞一言堂,钳制思想;2、权力垄断,大搞政治暴力,实行寡头独裁;3、利益垄断,特权官僚集团垄断资源和经济利益,盘剥人民。”俄罗斯民间也广为流传着一句很纠结的话:“谁不惋惜苏联的解体,就是没有良心;谁想重走苏联的老路,就是没有头脑。”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汲取更多得失兴替的教训,以裨益我国的政治改革呢。

  原以为游记可就此终止了。谁知还有故事后续发生,再添补记。


  补记: 

  回家后打开箱子整理衣物,翻来翻去,却怎么也找不到鱼子酱和数码相机。再仔细看看箱子外观完好无损。我认真地回忆自己昨天在莫斯科机场的经历。难道真是年纪大了、忘性大,匆忙间遗忘了这两样东西。且不说昂贵的鱼子酱,我相机里拍的那百十多张照片也都不翼而飞了—真真令人懊丧!女儿下班回来又帮我翻找一遍,只找出一个芯片(我想可能是以前的,没在意)。于是劝我:“破财免灾,人没丢就好”。女婿哀叹:“没有口福—快到嘴边儿的美味又飞了!”

  过了几天,我又新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女儿试着把那个芯片插进相机突然大叫:“老妈,俄罗斯的照片没丢,全在这儿。”我赶紧凑过去看,果不其然。至此,再傻的人也会明白:我的相机和鱼子酱,是在托运过程中被盗了。据说莫斯科机场的工作人员经常监守自盗,且手段高明。我因疏忽大意被暗算了!希望去俄罗斯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小心保管好贵重东西。不过让人好气又好笑的是,还得感谢这些小偷“盗亦有道”,能把储存芯片留下,才成全了我这篇游记的“图文并茂”。



  又及:篇幅较长,谢谢朋友们能耐心读完,敬请指正。——陈虹

chenhong

帖子数 : 185
注册日期 : 12-12-13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