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苯天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英哲罗素给中国人的箴言

向下

英哲罗素给中国人的箴言 Empty 英哲罗素给中国人的箴言

帖子  danyang 2015-02-05, 06:50

(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我们中英文化交流学会的会员和会友准备写系列文章介绍对中英文化交流作过贡献的人物,刊载于当地华文报上。这是我写的一篇。希望有愿意写的老苯人也来写。)


在近现代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罗素的访华堪称里程碑。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思想博大精深,被誉为“世纪的智者”。
初至剑桥大学当访问学者,我们便知罗素曾在三•一学院上学并任教,学院旁一条他常走的小路被称为“罗素小道”。因仰慕这位哲人,我先生曾在这条小道上故作沉思状行走留影。为了解罗素的思想,我们陆续阅读了他的一些著作和他的传记。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罗素谈论中国的著述和他访华的经历。

罗素访华

1920年10月12日,罗素携女友勃拉克抵达上海。来华前,他曾因反对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判刑,并因主张社会主义而不被英国当局待见。途中,他又因在船上向人介绍刚访问过的苏俄,被同船的英国人向英国有关部门举报,被英国情报部门列为须侦查的“可疑人物”。但在中国,罗素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上海各大报刊登了罗素和勃拉克的巨幅照片,以及介绍和欢迎罗素的文章;《新青年》甚至出了罗素专辑。罗素被中国人誉为“非常渊博的大哲学家”、“社会改革的导师”。在次日的欢迎宴会上,有人希望罗素做“孔子第二”,为中国人指点迷津。在答词中,罗素说出的忠告是:希望中国能够开创出一条新路,不要不分好坏抄袭别国,并要警惕西方近代商贾主义。
在沪期间,罗素作了《社会改造原理》、《教育之效用》两场演讲。期间,他曾携女友到西湖游览,并写了一篇游记《中国之乐》在英国发表。文中,他描述了优美动听的中国古乐、像精美的中国画一样的西湖美景,和渴求新知的中国青年。他在给英国友人的信中写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中国,他打算学中文。游完西湖,他在杭州作了关于教育问题的演讲,随后又到南京为中国科学社演讲《爱因斯坦引力新说》。
10月末,罗素到长沙参加了有杜威、蔡元培人参加的中外名人学术讲演大会。年轻的***也前往聆听。罗素以《布尔塞维克与世界政治》为题演讲了四次。上海《民国日报》曾这样摘要介绍罗素的讲演:“布尔什维克是资本主义已经到了穷途末日的形势下,顺应世界的潮流而产生的,它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平等、消除战争、铲除商业主义、人人自食其力等等。马克思本来是指望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爆发社会革命,布尔什维克却在工业落后的国家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弊病是对外招致世界各国的反对,对内采取强力手段压制人民。因而,实现共产主义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讲演中,他谈了不久前访苏的亲身经历,最后明确表示自己并不十分赞成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实行科学的共产主义,才能使人民享受幸福。”他告诫中国要以俄为鉴。
可能由于罗素讲得有些模棱两可,并且因翻译者和记录员有误译、误记之处,这篇演讲稿发表后使得很多人对此讲演的意思产生了歧义,乃至争论。诚如罗素本人所言,讲演不如著书。笔者就认为,罗素在访华前交付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的实践与理论》写得更为深刻。在剑桥时我们曾复印此书并反复阅读。罗素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述道:权力欲与贪利欲、荣誉欲、竞争欲一样都是人类第二层次的欲望,权力不平等是比财富不平等更大的恶。既然按照某种主义,以为谋求自己或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政治行动的唯一合理动机或目的,那么,一旦布尔什维克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们不会利用掌权的机会来谋取私利呢?罗素的洞见已被一些专政国家官员滥用权力******所证实,近来也被中国的制度反腐专家所借鉴。
10月31日罗素到了北京,住进了一个四合院。在北京,他先后做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社会结构学》、《数学逻辑》五个系列的讲座。他高深学理的演讲听众云集,但效果并不好。罗素认为他的中国听众缺乏知识积累和训练来与他进行高层次的交流。的确,他那种缜密的逻辑论证方式、英国式怀疑精神和实证主义气质,在当时的中国曲高和寡。
很多中国人期望罗素就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走什么路开出药方。于是,罗素在华末次讲演《中国到自由之路》提出了改造中国的十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话是:在目前产业幼稚、教育不普及的中国,不能模仿西方的模式采用民主的体制,而必须经过一个专制的过渡期。若避免资本主义而发展实业,需仿效俄国的方法,“第一步惟有采用国家社会主义为最切当。”他还认为,中国需要一个纪律坚强的革命组织,以暴力扫除军阀,建立革新政府。
这番话与罗素刚来华时批评布尔什维克暴力独裁,且提倡在他看来结合了自由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大异其趣,因此引来不少质疑。自诩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张东荪就指责罗素前后自相矛盾。其实,与很多易于非此即彼的中国人不同的是,具有怀疑特质的罗素,不仅怀疑权威,也怀疑自己原有的看法,不断以现实观照理论,修正对社会的认识。罗素的忠告是在华经过近一年的观察和深思熟虑后才讲出来的,其思想发展有自身的逻辑,而且前后讲话的侧重点不同。留英时曾追随罗素学哲学的傅铜为他的老师辩护道:罗素认为基尔特社会主义对欧美各国最合乎理想,与他劝中国人实行国家社会主义并无冲突;因为欧美与中国情形不同,罗素提出的方案也不同。笔者理解,这即是因地制宜。遗憾的是,罗素临别赠言中提到的“社会主义必须保护自由”,要依靠自由民主以向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被很多追求急功近利的国人所忽视。
1921年7月11日,心神疲惫的罗素扶病归国。在中国,他除了关心中国的政治经济,还接触社会,阅读有关文献,了解中国文化和哲学。返回英国后,这位哲人陆续写了关于中国的评论在报刊发表,于1922年结集出版。此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孙中山读后称罗素为“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
罗素谈中国文化
罗素在《中国之问题》虽然涉及中国和远东各方面的问题,却以为:“中国的文化问题,不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全人类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此特别探讨了中国文化问题。他写道,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中唯一得以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文字由表意符号书写;儒家伦理学说取代了宗教;科举考试制度。这三样,在他看来有利也有弊。如他喜欢孔子的“中庸”,却抨击以等级尊卑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认为孝道和家族意识使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爱国精神、博爱精神及人权意识,且易导致官员******。他特别推崇老庄哲学,赞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道家思想,认为与自己关于弘扬创造的冲动,抑制占有的冲动的社会改造总原理完全一致。他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有所变革,抛弃没有价值的东西。
罗素以超文化的视角比较了中西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是内向型的,西方文化是外向型的,各有优劣。他对中西方人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的差异有所评论,大体可概括如下:中国人气质平和,安于现状,西方人性喜竞争,好战;中国人易于保守,西方人崇尚变革;中国人爱钱,西方人爱权;中国人讲究人际交往的客套,爱面子,西方人重视人际交往的直率;中国人办事喜欢妥协,西方人办事倾向彻底。
在罗素看来,不求进取、不求高效、缺乏科学无疑是中国文化的致命弱点;但西方人永不知足、酷爱进步、不断改变现状、开发、竞争的机械人生观也不可取。他说:“白人到中国去无非三个目的:打仗、赚钱、传教。”西方的繁盛及攫取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靠侵略弱国而得来的。”他指出,这种国家与个人的物质贪欲、攫取权利和权力、侵略主宰别国的工业主义、军国主义已产生明显恶果,最终会带来毁灭。反观中国,“不有”、“不恃”、“不宰”思想深入人心,“使中国人的人生比西方的残暴人生更文雅、更宽容、更多反省。”而且“知识、艺术、内心的幸福、友谊或温情……不仅是实现某些目标的途径,而且本身就是有内在价值的事物。”他告诫西方人:除非借鉴历来遭到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学会适度节制和宽恕容忍,否则我们的文明势必走向毁灭的结局。
由于认识到中西文明各有利弊,罗素说:“中西交流对双方都有好处。他们可以从我们这里学到必不可少的实用的效率;而我们则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深思熟虑的智慧。”从而逐渐把西方文明的长处——科学的方法与中国文明的长处——对人生归宿的合理理解结合起来。
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本身的发展,罗素也有一些判断和预言:“假如中国人能够自由地从我们西方文明中吸收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抵制西方文明中某些坏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那么中国人完全能够从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获得一种有机的发展,并能结成一种把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优点珠联璧合的灿烂硕果。”“这种新文明将比我们西方人现在所能创造出的任何文明更令人神往。”因而,“中国将来可引导世界于进一步的发展上去,……全世界都要赖你们的功绩而改造。”他预见到:“在未来二三百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国人何去何从,将是影响整个世界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如今,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素的一些预言似乎被言中。中华民族历经百余年内忧外患,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近年来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同时又力图保存和弘扬自己优秀的文化;中国在经济、科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可与西方大国互称“伙伴”;崛起的中国仍坚持与各国和平共处,不称霸。这正如罗素所希望的,既没有因工业发达而成为穷兵黩武的国家中的一个新成员(如日本),也不因抵抗外国的侵略而形成拒绝任何西方文明的强烈排外的保守主义。
然而,当年罗素描述西方的一些坏现象,如人人躁动不安,不断去改变环境,到处挖煤矿,破坏美景,在后来发展中的中国似乎有过之无不及:烟囱林立,煤矿遍地,大拆建筑,毁坏植被。中国学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步上工业化道路,似乎也陷入无休止求发展、一味求“进步”的迷思。为追逐高GDP,造成人文环境的毁坏,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以及人们心灵的堕落。如今,倒是在西方发展减慢,生活节奏放缓,不少人更崇尚回归自然,讲究环境保护。
罗素称道的中国优雅的生活方式和善于反省的明智在哪里呢?如今,罗素要中国警惕的“商贾主义”加上消费主义已浸染中国大地;中国成了西方奢侈品的最大买家;很多国人对物质与权力占有的追逐超出了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冲动;以罗素不喜欢的孔子命名的学院成了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如果罗素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呢?
时光过去了90余年,这位睿智哲人的箴言,依然能给今人许多教益和启示,足令人深长思之。

danyang

帖子数 : 93
注册日期 : 12-12-1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