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苯酚丙酮车间
学习在苯酚丙酮车间
本文始发于2007年4月20日
学习在苯酚丙酮车间
献给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
去年12月我曾经撰文回忆了老苯的文娱生活,现再撰文梳理老苯的学习生活,并从中感悟学习经历和传统对我们今天客观认识现实世界所奠定的科学基础。
我们在老苯工作学习生活的那个时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年华。青年人是最有朝气,最有热情,也最富于学习精神的。当时由于文革,我们失去了升学深造的机会,但并没有停止对人生的思考,内心中对知识的渴望更为浓烈。幸运的是苯酚丙酮车间是一个火热的集体,有着催人向上的氛围,没有被知识无用论所左右。我们在热情投入祖国建设事业的同时,仍能够有学习的空间,并没有让岁月成蹉跎。老苯时期的学习生活同文娱生活一样也是难忘的。我们在这里学政治、学业务、学科学、学外语,构成了我们青春之歌的生动乐章。
说到学政治,在那个年代当然首推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过即使在那个年代,我也始终没有能够把毛选四卷通读下来,而是有选择地学习了一些经典文章。最熟悉的当然是老三篇,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它们背下来。另外,我学习过的重点篇目还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我感受较深的是,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个别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有收益。
当时为了提高工人阶级的理论水平,在全国提倡建立工人理论队伍。在苯酚丙酮车间党支部的组织下,也成立了车间工人理论队伍,记得有丁炎、缪延栋等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参加了一些学习班,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了比一般政治学习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研讨。我自己也买了一些辅导材料,写了大量笔记。当时提倡大家读一点马列,学一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我印象中有两篇著作学习收获很大。一篇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使我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认识到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另一篇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使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从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和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而来。认识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去年我整理旧物,翻出了我当年在向阳化工厂时的一本学习笔记,里面除了有这两篇著作的笔记外,还有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斯大林的《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主席的《实践论》等著作的笔记。三十多年后看到自己年轻时的遗迹,感觉就象历史文物那样宝贵。
那时我就听说商卫平在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我虽然初步接触了一些马列著作,但象《资本论》这样的经典长篇巨著,我从来没敢问津,当然非常钦佩商卫平的攻关勇气和学习精神,自叹不如,同时也为老苯车间内藏人才而感慨赞叹。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我首次了解了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懂得了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相一致或相背离的条件。在相关辅助学习中,我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学说有了初步问津,对法国大革命中斐扬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的世代更替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有了一些了解。当然,对中国现代革命史和党史学习的就更为深入,对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和理解的更为详尽。
197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说实在的,在此之前多少年来宣传上都是把美国说成是凶恶的帝国主义,美国总统就是美帝国主义的头子,是头号敌人。现在他作为客人要来了,还真有点感觉突然。那段时间班组的政治学习就围绕着尼克松访华进行了一些辅导。也不知是什么人搞了一份有几十个问题的问答材料,从上面发下来,里面预先估计了跟随尼克松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可能会对中国普通百姓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范围还很广,每个问题都附有标准答案。我们大班在任业民的组织下用了几次班组学习的时间背诵这些答案。那时林彪事件还没有对外公开,红色中国刚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在这个问答材料中都以某种技巧性的处理有所替代转移,材料甚至还包括了男女同工同酬这样的具体问题。当然,即使在当时,那种学习方式也显得有些机械。不过,透过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见识到如何避免生硬地正面否认,如何机智灵活地迂回,巧妙回避敏感问题的一些外交技巧。
那时的政治学习当然会受到时代条件的一些限制,我们的阅历也还不够深,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对重大问题有开放的视野和深刻得多的认识。然而那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阶段,为以后的进一步成熟打下了一些政治常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获益非浅。
苯酚丙酮车间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车间,操作工、分析工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需要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在车间生产中挑大梁的不是工龄较长的老工人,而基本上是一群学生出身的年轻学徒工或二级工。青年工人们和曹刚、周晓南、成维信、侯焕亭等技术人员有着很好的关系。知识和生产的结合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学生转变成工人,面临许许多多新问题。既然来到了化工厂,就要学习化工生产的知识和相关原理,不论是大的过程还是细小环节都需要知识垫底。生产实践就是我们学习的课堂。首先我们要明白车间在整个石油化工总厂的生产环节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更要知道由苯和丙烯演变成苯酚和丙酮的几个化学过程。在每一道工序中要对工艺流程了如指掌,要知道各个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要会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控制参数,明白质量要求,了解仪表信号的传递原理……。
在了解了生产过程的总体背景后,操作工上岗的第一课就是要亲自捋管线,把工艺流程实际化,变成自己心里的东西。车间投产前夕,我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在厂房的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遍,把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阀门,每一台泵,每一个调节阀,每一块仪表都搞得清清楚楚。后来我带徒弟也要求徒弟这样做。那时我画过很多流程图,用过的废旧仪表记录纸就是画流程图的最好介质。车间的管线经过多次检修改造后发生了一些走向上的变化,每次变化我们都熟记在心。有一次化工设计院的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到车间来搞调研,面对经过改造的管线看得一头雾水,和图纸怎么也对不上,转悠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流程走向。他们遇到我,就向我询问。我指着头顶上的一个法兰盘接口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装了一块盲板,那个方向是不通的。他们一听,恍然大悟,长叹一口气苦笑道:“嗨!我们哪里知道在这里加了盲板”!
学习化工生产要有一些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知识。我在入厂前读到了高中,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所以学起来不觉得吃力。比如象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原子量、催化剂、酸碱度、溶解、压力、压强、比重、真空度、液封、温度、热量、沸点、蒸发、冷凝、圆周率、换热面积,平方根……等等,这些都能懂,有时我还给没有学过物理化学的同事进行讲解。在工作岗位上,我弄懂了什么是精馏,了解了精馏塔的结构。知道了什么是萃取。还搞清了传感装置和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当时为了测量管道中液体的流量,广泛用到了压差流量计,即在管道中装上一个带圆孔的隔板,流量计直接测得隔板前后的压差。然而流量和压差并不是呈成比例的线性关系,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我知道了流量是和压差的平方成正比,根据这个关系可以把压差换算成流量,所以理解了为什么流量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小张淑英是我的徒弟,我把我知道的知识一一传授给她。一次,我给她讲解流体流速对压力的影响,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两只手各捏住一张纸,让这两张纸自然下垂,之间相距几公分。我问张淑英,从两张纸中间的缝隙向下吹气,这两张纸是会被吹开,还是会更靠拢到一起?她想了想说,是被吹开。我说咱们吹吹看,结果一吹,两张纸更靠拢到一起了,她看我做完这个动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向她解释,当流体流速加快时,反倒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张淑英脑子很灵,一点就透,很快成为生产骨干。我还曾经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原子量向张淑英解释苯和苯酚的数量比,把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并进行配平,再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算出在理想状态下、即没有任何损耗的情况下生产一吨苯酚只需要0.83吨苯。当然这只是理论值,在实际生产中总会有损耗,那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做到生产一吨苯酚用0.96吨苯,而我们当时却要用掉1.30吨左右,由此我向张淑英说明,我们生产中的消耗很高,副产物控制,跑冒滴漏控制还是很差的,设备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世界上都还是很低的。精馏过程中为了使控制温度不致于过高,要降低塔顶采出物的沸点,这就需要抽真空,这要理解真空度与沸点的关系。真空塔的内外有压差,不能直接相通,塔顶采出物经冷凝后流入常压的回流槽一定要经过一段U形管以形成液封,这段U形管当时俗称“大气腿”,这就要有液体压强方面的知识。U形管两端由于存在压差而液面高度不同,因此管道要根据液体比重留出足够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真空塔的冷凝器要放在四楼的原因。生产中的这个知识点使我联想到初二物理课中学过的托里拆利实验,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通过做这个实验测得了一个大气压是760毫米汞柱(760mmHg),并产生出了托里拆利真空。
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以外,我们还怀有在科学技术的理论层面进一步求知的渴望。进了化工厂,当然就希望能对化学知识了解更多。我在学校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而石油化工需要大量用到有机化学知识。我在入厂之初,在兰州实习时就跟师傅借了有机化学的教科书来看,第一次了解了有机化学中碳氢化合物不同的构成形成的烷、烯、炔,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的原子团后形成的醛、醇、酯、酚、酸、酮等,了解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式。还了解了芳香烃中的苯环,以及它的各种衍生物的结构式和命名方法,了解了甲基、乙基这些原子团的构成,以及它们在碳链上的接入位置,如α、β、γ 等。当从兰州回到北京,听说车间生产过程中有一种副产物叫作α-甲基苯乙烯,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反应出来它的化学结构式。
除了有机化学知识外,很多青工还怀有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渴望。厂里便为各车间的工人们开办了类似业校的数学班。实际上听课的人90%都是苯酚丙酮车间的青工,足以看出老苯的学习氛围。为了适应工人三班倒的作息时间,每一堂课老师都要讲两遍,上午晚上各一遍。一般晚上的那一次人数较多,上午的班是为上中班的工人开的。记得有一次我上中班,上午去听课,结果只有我一个学员,但老师还是认认真真地为我一个人讲了一节课,令我很感动。业校讲授了高等数学的一些入门知识,如极限、导数、微分等。由于是不脱产的业余学习,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很多知识消化不过来,也只是懵懵懂懂了解一个大概。象圆周率π ,小学时就知道约等于3.1416,但它的准确值是怎么获得的,只有学习了高等数学后才会彻底搞清。业余学习虽然接触到了一点高等数学知识,但总还是掌握不透。直到后来我上了大学,较系统地学习了微积分后,才弄明白π 是展开成无穷泰勒级数算出来的。不过在向阳期间的业余学习也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一些基础。当时控制室的仪表都可以调节 PID,P是比例,I是积分,D是微分,稍微懂一点高等数学对于掌握 PID 的调节方法很有帮助。那时在业校讲课的老师是一位年纪稍大的瘦瘦高高的南方人,带有一些四川口音。他讲课过程中有个口头语:“这就是说呀……”,王飞就喜欢学他的四川口音“遮九师烁呀……”。还有一次老师在推导极限的算式时推出了“∞-2 ”,他解释说:∞-2 还是无穷大,接着又随口跟了一句:“无穷大减二那管不了什么事儿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了热门话题。那时我对此也很感兴趣,买了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科普小册子来看,领悟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卫星轨道倾角、近地点、远地点、万有引力定律等,还结合地理知识理解了卫星飞越不同国家城市的次序和时间间隔,以及飞行方向。我还学习了物理学的运动学中的一些知识,例如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和离心力的关系,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平衡条件等。这些对于我以后理解相关知识很有帮助,比如后来我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同步卫星一定要在赤道上空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上飞行。直到现在我对航天科学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对神舟五号、六号在失重状态下的载人飞行十分关注,期待着未来的神舟七号的太空行走和探月嫦娥工程的实施。
7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请了外语学院的老师开办了业余英语广播讲座。我一听说赶紧到书店买了广播讲座的课本,把家中刚买来的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带到厂里,跟着电台学起了英语。我在学校学的是俄语,但中苏关系紧张后俄语几乎用不上了。英语我又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听说广播电台教英语,我就紧紧抓住,步步紧跟。我姐姐也积极鼓励我学英语,说以后肯定有用。那时老苯车间里有很多青工都跟着电台在学外语,有的学英语,有的学日语。为了凑广播时间,我们常常下了夜班也不睡觉。我跟着广播讲座从26个字母开始学起,渐渐到单词、句子,单数、复数、人称、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又学习了时态、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被动语态,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等。我的英语基础就是在老苯当操作工的时候打下的,真是终生受益。正在我热情高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的半导体收音机却突然被盗了,这对我的学习热情是一个沉重打击。当时我们班住在一楼,平常宿舍也不锁门,我的半导体收音机就放在床上,可能早被盯上了。那是当时相当好的一款收音机,带着长长的天线,家里花了九十多块钱买的,那时的九十多块钱是我两个半月的工资啊!我的英语学习被迫就此停了下来,成了深深的遗憾。但不管怎样,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对于我以后几十年的学习、工作都发挥了非常有意义的基础作用。
我们在青年时代通过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技能的学习,使我们的青春岁月得到了极大充实。这些学习经历对世界观的塑造具有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形成了能够贯穿一生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开扩了我们的眼界,对奠定文明素质也有深刻的作用。现在我们的年龄比那时大得多了,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几十年的学习传统。面对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年龄大了,阅历、经验和知识也会积累,这是我们今天的优势,当然这些都是从历史的发展中得到的。有了过去的文化积淀,我们更可以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论,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今天的世界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
──聿林
学习在苯酚丙酮车间
献给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
去年12月我曾经撰文回忆了老苯的文娱生活,现再撰文梳理老苯的学习生活,并从中感悟学习经历和传统对我们今天客观认识现实世界所奠定的科学基础。
我们在老苯工作学习生活的那个时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年华。青年人是最有朝气,最有热情,也最富于学习精神的。当时由于文革,我们失去了升学深造的机会,但并没有停止对人生的思考,内心中对知识的渴望更为浓烈。幸运的是苯酚丙酮车间是一个火热的集体,有着催人向上的氛围,没有被知识无用论所左右。我们在热情投入祖国建设事业的同时,仍能够有学习的空间,并没有让岁月成蹉跎。老苯时期的学习生活同文娱生活一样也是难忘的。我们在这里学政治、学业务、学科学、学外语,构成了我们青春之歌的生动乐章。
说到学政治,在那个年代当然首推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过即使在那个年代,我也始终没有能够把毛选四卷通读下来,而是有选择地学习了一些经典文章。最熟悉的当然是老三篇,可以一字不差地把它们背下来。另外,我学习过的重点篇目还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我感受较深的是,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个别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上有收益。
当时为了提高工人阶级的理论水平,在全国提倡建立工人理论队伍。在苯酚丙酮车间党支部的组织下,也成立了车间工人理论队伍,记得有丁炎、缪延栋等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参加了一些学习班,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了比一般政治学习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研讨。我自己也买了一些辅导材料,写了大量笔记。当时提倡大家读一点马列,学一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我印象中有两篇著作学习收获很大。一篇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使我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认识到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另一篇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使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从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和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而来。认识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去年我整理旧物,翻出了我当年在向阳化工厂时的一本学习笔记,里面除了有这两篇著作的笔记外,还有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斯大林的《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主席的《实践论》等著作的笔记。三十多年后看到自己年轻时的遗迹,感觉就象历史文物那样宝贵。
那时我就听说商卫平在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我虽然初步接触了一些马列著作,但象《资本论》这样的经典长篇巨著,我从来没敢问津,当然非常钦佩商卫平的攻关勇气和学习精神,自叹不如,同时也为老苯车间内藏人才而感慨赞叹。
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我首次了解了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懂得了商品的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相一致或相背离的条件。在相关辅助学习中,我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学说有了初步问津,对法国大革命中斐扬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的世代更替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有了一些了解。当然,对中国现代革命史和党史学习的就更为深入,对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历史事件、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和理解的更为详尽。
197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说实在的,在此之前多少年来宣传上都是把美国说成是凶恶的帝国主义,美国总统就是美帝国主义的头子,是头号敌人。现在他作为客人要来了,还真有点感觉突然。那段时间班组的政治学习就围绕着尼克松访华进行了一些辅导。也不知是什么人搞了一份有几十个问题的问答材料,从上面发下来,里面预先估计了跟随尼克松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可能会对中国普通百姓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范围还很广,每个问题都附有标准答案。我们大班在任业民的组织下用了几次班组学习的时间背诵这些答案。那时林彪事件还没有对外公开,红色中国刚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在这个问答材料中都以某种技巧性的处理有所替代转移,材料甚至还包括了男女同工同酬这样的具体问题。当然,即使在当时,那种学习方式也显得有些机械。不过,透过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见识到如何避免生硬地正面否认,如何机智灵活地迂回,巧妙回避敏感问题的一些外交技巧。
那时的政治学习当然会受到时代条件的一些限制,我们的阅历也还不够深,不可能象今天这样对重大问题有开放的视野和深刻得多的认识。然而那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阶段,为以后的进一步成熟打下了一些政治常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获益非浅。
苯酚丙酮车间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车间,操作工、分析工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需要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在车间生产中挑大梁的不是工龄较长的老工人,而基本上是一群学生出身的年轻学徒工或二级工。青年工人们和曹刚、周晓南、成维信、侯焕亭等技术人员有着很好的关系。知识和生产的结合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学生转变成工人,面临许许多多新问题。既然来到了化工厂,就要学习化工生产的知识和相关原理,不论是大的过程还是细小环节都需要知识垫底。生产实践就是我们学习的课堂。首先我们要明白车间在整个石油化工总厂的生产环节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更要知道由苯和丙烯演变成苯酚和丙酮的几个化学过程。在每一道工序中要对工艺流程了如指掌,要知道各个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要会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控制参数,明白质量要求,了解仪表信号的传递原理……。
在了解了生产过程的总体背景后,操作工上岗的第一课就是要亲自捋管线,把工艺流程实际化,变成自己心里的东西。车间投产前夕,我和其他许多人一样,在厂房的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遍,把每一条管线,每一台设备,每一个阀门,每一台泵,每一个调节阀,每一块仪表都搞得清清楚楚。后来我带徒弟也要求徒弟这样做。那时我画过很多流程图,用过的废旧仪表记录纸就是画流程图的最好介质。车间的管线经过多次检修改造后发生了一些走向上的变化,每次变化我们都熟记在心。有一次化工设计院的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到车间来搞调研,面对经过改造的管线看得一头雾水,和图纸怎么也对不上,转悠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流程走向。他们遇到我,就向我询问。我指着头顶上的一个法兰盘接口告诉他们,在这个地方装了一块盲板,那个方向是不通的。他们一听,恍然大悟,长叹一口气苦笑道:“嗨!我们哪里知道在这里加了盲板”!
学习化工生产要有一些物理、化学、数学、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知识。我在入厂前读到了高中,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所以学起来不觉得吃力。比如象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原子量、催化剂、酸碱度、溶解、压力、压强、比重、真空度、液封、温度、热量、沸点、蒸发、冷凝、圆周率、换热面积,平方根……等等,这些都能懂,有时我还给没有学过物理化学的同事进行讲解。在工作岗位上,我弄懂了什么是精馏,了解了精馏塔的结构。知道了什么是萃取。还搞清了传感装置和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当时为了测量管道中液体的流量,广泛用到了压差流量计,即在管道中装上一个带圆孔的隔板,流量计直接测得隔板前后的压差。然而流量和压差并不是呈成比例的线性关系,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我知道了流量是和压差的平方成正比,根据这个关系可以把压差换算成流量,所以理解了为什么流量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小张淑英是我的徒弟,我把我知道的知识一一传授给她。一次,我给她讲解流体流速对压力的影响,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两只手各捏住一张纸,让这两张纸自然下垂,之间相距几公分。我问张淑英,从两张纸中间的缝隙向下吹气,这两张纸是会被吹开,还是会更靠拢到一起?她想了想说,是被吹开。我说咱们吹吹看,结果一吹,两张纸更靠拢到一起了,她看我做完这个动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向她解释,当流体流速加快时,反倒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张淑英脑子很灵,一点就透,很快成为生产骨干。我还曾经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原子量向张淑英解释苯和苯酚的数量比,把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来并进行配平,再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算出在理想状态下、即没有任何损耗的情况下生产一吨苯酚只需要0.83吨苯。当然这只是理论值,在实际生产中总会有损耗,那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做到生产一吨苯酚用0.96吨苯,而我们当时却要用掉1.30吨左右,由此我向张淑英说明,我们生产中的消耗很高,副产物控制,跑冒滴漏控制还是很差的,设备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在世界上都还是很低的。精馏过程中为了使控制温度不致于过高,要降低塔顶采出物的沸点,这就需要抽真空,这要理解真空度与沸点的关系。真空塔的内外有压差,不能直接相通,塔顶采出物经冷凝后流入常压的回流槽一定要经过一段U形管以形成液封,这段U形管当时俗称“大气腿”,这就要有液体压强方面的知识。U形管两端由于存在压差而液面高度不同,因此管道要根据液体比重留出足够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真空塔的冷凝器要放在四楼的原因。生产中的这个知识点使我联想到初二物理课中学过的托里拆利实验,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通过做这个实验测得了一个大气压是760毫米汞柱(760mmHg),并产生出了托里拆利真空。
除了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业务知识以外,我们还怀有在科学技术的理论层面进一步求知的渴望。进了化工厂,当然就希望能对化学知识了解更多。我在学校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而石油化工需要大量用到有机化学知识。我在入厂之初,在兰州实习时就跟师傅借了有机化学的教科书来看,第一次了解了有机化学中碳氢化合物不同的构成形成的烷、烯、炔,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的原子团后形成的醛、醇、酯、酚、酸、酮等,了解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式。还了解了芳香烃中的苯环,以及它的各种衍生物的结构式和命名方法,了解了甲基、乙基这些原子团的构成,以及它们在碳链上的接入位置,如α、β、γ 等。当从兰州回到北京,听说车间生产过程中有一种副产物叫作α-甲基苯乙烯,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反应出来它的化学结构式。
除了有机化学知识外,很多青工还怀有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渴望。厂里便为各车间的工人们开办了类似业校的数学班。实际上听课的人90%都是苯酚丙酮车间的青工,足以看出老苯的学习氛围。为了适应工人三班倒的作息时间,每一堂课老师都要讲两遍,上午晚上各一遍。一般晚上的那一次人数较多,上午的班是为上中班的工人开的。记得有一次我上中班,上午去听课,结果只有我一个学员,但老师还是认认真真地为我一个人讲了一节课,令我很感动。业校讲授了高等数学的一些入门知识,如极限、导数、微分等。由于是不脱产的业余学习,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很多知识消化不过来,也只是懵懵懂懂了解一个大概。象圆周率π ,小学时就知道约等于3.1416,但它的准确值是怎么获得的,只有学习了高等数学后才会彻底搞清。业余学习虽然接触到了一点高等数学知识,但总还是掌握不透。直到后来我上了大学,较系统地学习了微积分后,才弄明白π 是展开成无穷泰勒级数算出来的。不过在向阳期间的业余学习也为以后的深造打下了一些基础。当时控制室的仪表都可以调节 PID,P是比例,I是积分,D是微分,稍微懂一点高等数学对于掌握 PID 的调节方法很有帮助。那时在业校讲课的老师是一位年纪稍大的瘦瘦高高的南方人,带有一些四川口音。他讲课过程中有个口头语:“这就是说呀……”,王飞就喜欢学他的四川口音“遮九师烁呀……”。还有一次老师在推导极限的算式时推出了“∞-2 ”,他解释说:∞-2 还是无穷大,接着又随口跟了一句:“无穷大减二那管不了什么事儿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了热门话题。那时我对此也很感兴趣,买了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科普小册子来看,领悟了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卫星轨道倾角、近地点、远地点、万有引力定律等,还结合地理知识理解了卫星飞越不同国家城市的次序和时间间隔,以及飞行方向。我还学习了物理学的运动学中的一些知识,例如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和离心力的关系,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平衡条件等。这些对于我以后理解相关知识很有帮助,比如后来我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同步卫星一定要在赤道上空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上飞行。直到现在我对航天科学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对神舟五号、六号在失重状态下的载人飞行十分关注,期待着未来的神舟七号的太空行走和探月嫦娥工程的实施。
7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请了外语学院的老师开办了业余英语广播讲座。我一听说赶紧到书店买了广播讲座的课本,把家中刚买来的一台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带到厂里,跟着电台学起了英语。我在学校学的是俄语,但中苏关系紧张后俄语几乎用不上了。英语我又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听说广播电台教英语,我就紧紧抓住,步步紧跟。我姐姐也积极鼓励我学英语,说以后肯定有用。那时老苯车间里有很多青工都跟着电台在学外语,有的学英语,有的学日语。为了凑广播时间,我们常常下了夜班也不睡觉。我跟着广播讲座从26个字母开始学起,渐渐到单词、句子,单数、复数、人称、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又学习了时态、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被动语态,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等。我的英语基础就是在老苯当操作工的时候打下的,真是终生受益。正在我热情高涨学习英语的时候,我的半导体收音机却突然被盗了,这对我的学习热情是一个沉重打击。当时我们班住在一楼,平常宿舍也不锁门,我的半导体收音机就放在床上,可能早被盯上了。那是当时相当好的一款收音机,带着长长的天线,家里花了九十多块钱买的,那时的九十多块钱是我两个半月的工资啊!我的英语学习被迫就此停了下来,成了深深的遗憾。但不管怎样,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半的英语学习,对于我以后几十年的学习、工作都发挥了非常有意义的基础作用。
我们在青年时代通过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技能的学习,使我们的青春岁月得到了极大充实。这些学习经历对世界观的塑造具有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形成了能够贯穿一生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开扩了我们的眼界,对奠定文明素质也有深刻的作用。现在我们的年龄比那时大得多了,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几十年的学习传统。面对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年龄大了,阅历、经验和知识也会积累,这是我们今天的优势,当然这些都是从历史的发展中得到的。有了过去的文化积淀,我们更可以用“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论,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对今天的世界做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
──聿林
guoyulin- 帖子数 : 385
注册日期 : 12-12-0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