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苯天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李金秀:北京童谣(散文)

向下

李金秀:北京童谣(散文) Empty 李金秀:北京童谣(散文)

帖子  编管组 2012-12-08, 01:22


本篇散文始发于2009年02月22日

北京童谣

李金秀

  记得小时候说的北京童谣吗?“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二年级的小不点,一打一瞪眼,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都滚蛋。”不会说或者没听过都不要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怀怀旧,说说胡同里的童谣吧。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闰女,接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好像“三字经”似的,短捷,易念,没有哪个小朋友会问,為什么是姥姥家唱大戏,奶奶家唱不唱?孩子的心很容易满足,特别是最后,大人总是会叫着孩子的名: XXX也要去,孩子高兴了,在心里就等着姥姥家唱大戏的那天了。
  还有一首“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又卖醋。”大人肯定要在最后用手去摸摸小孩的肚肚,小朋友知道将要发生的事,也在等待着,所以,刚到“卖油又卖醋”那儿,小朋友马上用小手捂住肚肚,开始咯咯地笑上了。
  像这种互动式,欢乐式的教学法,只有在胡同里,在四合院里,在家长里短的爷爷奶奶教育中生存着。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嘰哩咕嚕滚下来。”在孩童的脑海里会幻化出动画图像,一只可爱的小耗子,爬上高高的桌子,又费力地爬上滑溜溜的油瓶子,但是瓶口小又窄,根本吃不到油,想下来,往下一看,妈呀,这么高呀!
  小时候跳皮筋,一边跳,一边唱:“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几个小女孩,拉着长长的橡皮筋,从脚踝骨那么高开始,一只脚在皮筋的内外来回点地或卷起皮筋跳出花样来,另一只脚也不停的配合跳动着,不出错的话,高度一点儿一点儿升,最后升到小举,还有大举,即是手高高地伸直过头。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呀!
  胡同里有不少很俚俗的或不雅的:
  “报告司令官,没有裤子穿,穿个小裤衩,露个肚脐眼。”
  “跟人学,一嘴毛,跟人走,变花狗。”
  “剃头师付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的满头起大包,到了医院就开刀,回家发成大面包。”
“这么好的天儿,飘雪花,这么好的小孩儿没脚巴丫儿,这么好的老头梳小辫,这么好的大姑娘秃脑袋瓜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喂猫吃,猫不吃,喂狗吃……”(水牛儿就是蜗牛)
  生存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童谣,是孩子们早期教育的最直接的口语教材,随着胡同和四合院的逐步拆卸,继而盖起了一幢幢的高楼大厦,走在楼群中,只听到叮叮咚咚的钢琴练习曲,听着童音在ABC地咿呀着,小时候那亲切熟悉的童谣巳渐行渐远,那些朗朗上口的词语可能会随着我们的离去而离去……
  社会进步了。
  
  
  
  




编管组

帖子数 : 205
注册日期 : 12-12-04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