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苯天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向下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Empty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帖子  bj 2013-01-01, 20:48

原帖2006年11月2日发表在原“老苯天空”论坛上,现转载于此。

科技之星——曹刚 作者:夏智道
 
  曹刚同志在一九九七年荣获北京市科技之星称号。成为了全国著名的苯酚丙酮专家,是全厂唯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曹刚自一九六六年规划筹建向阳化工厂苯酚丙酮装置开始,考察兰化和上海高桥中试异丙苯装置。选厂址、写老苯立项可行性报告。六八年八月老苯立项批复后,他就参加老苯的工程设计工作,参与筹建老苯的全过程。

  生产连成立时,他是工艺技术的工程师,他和蔡长江同志一起指导老苯试生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艺,异丙苯法技术逐步成熟。八十年代,他指导从日本三井油化引进年产八万吨苯酚丙酮装置的建设。一九九一年二月任化工二厂总工程师,后又是化学品事业部总工程师。亲自指导全国之首的八万吨苯酚丙酮装置异丙苯法技术改造,采用国际领先的无腐蚀、无污染的清洁工艺,提高了该装置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荣获北京市科技之星。他在总工程师岗位上干到退休。现在是化学品事业部的高级顾问,已经66岁了,还在为老苯事业操劳。

  曹刚是我们老苯的技术权威。自一九六六年开始,为老苯事业奋斗四十多年。现在化学品事业部两套生产装置,年产苯酚丙酮三十余万吨,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他是老苯岗位工作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的老苯大功臣。

曹刚(右一)近照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Download
2007-05-05 22:25

bj

帖子数 : 133
注册日期 : 12-12-28

返回页首 向下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Empty 苯酚丙酮专家——曹钢

帖子  bj 2013-01-01, 21:15

本文摘自2007年5月出版的燕山石化《企业文化案例》
 夏智道:科技之星——曹刚   Download

  曹钢,1942年1月11日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1964年7月自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化工厂做试剂研究工作,1965年分配到北京市化工局。168年10月4日受北京市化工局派遣到向阳化工厂(现聚丙烯事业部)做筹建工作。1978年担任苯酚丙酮车间副主任,1984年以后任厂技术科副科长、科长,1986年任厂副总工程师,1989年任副厂长。1991年任厂总工程师,1999年化工二厂与化工三厂重组后任化学品事业部副经理。1993年,曾钢同志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称号。

  曹钢同志是一位爱国爱企,兢兢业业,一生追求不辍,把全部精力都献给燕山石化苯酚丙酮事业的老专家。参加工作4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早出晚归的工作习惯。即使退休返聘以后,仍坚持早7点出家门,然后步行半个小时到班上工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北京市化工局在燕山筹建向阳化T厂。曹钢同志受北京市化工局派遣,从1968年就来到燕山参加了我国第一套万吨级苯酚丙酮装置的设计筹建工作。那时候,我国生产苯酚丙酮的企业普遍采用的都是较为落后的磺化法,而国外发达国家已开始采用较为先进的异丙苯法生产工艺。经反复论证研讨,为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向阳化工厂新建的万吨级苯酚丙酮装置决定采用先进的异丙苯法生产工艺。

  在我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要想得到外因先进技术或经验根本不可能。而国内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只有高桥和兰化的两套中试装置。这两套中试装置,由于生产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外部原因,都处于时开时停的状态,没有打通全流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万吨级装置工业设计和建设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酬时,要求埘中间物料过氧化氢异丙苯进行浓缩。而兰化中试装置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提浓工艺。这种提浓过程在填料精馏塔进行。由于提浓的物料是热敏性物料.所以,如果物料在塔内停留时间长.有可能发生爆炸。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组冥思苦想。集思广益,通过分析认为,处理热敏性物料是化工、轻工和食品工业中部存在的问题,应当了解一下轻工、食品业采用的是什么方法。通过调研,设计组认为,采用食品业果汁浓缩的膜式蒸发器比较合适。

  按照这一设想,设计组在北京化工三厂进行了中试,证明切实可行。于是,这一设计新方案便运用到万吨级苯酚丙酮装置上。1970年,我国第一套万吨级异丙苯法苯酚丙酮装置在向阳化T厂建成并顺利投产。后来得知,原来外国异丙苯法提浓工艺也采用的是类似膜式蒸发器。装置投产后经过不断改进完善.到1973年全面达到设计能力,形成了我国万吨级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的成套工艺技术.并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曹钢同志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1986年,燕山石化公司从国外引进的8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在化工二厂正式建成开车。已升任厂副总工程师的曹钢,随着对这套进口装置的熟悉。逐渐发现其工艺和技术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已成为曹钢越发坚定的信念;如何吃透进口装置,找到影响产量、质量、能耗、物耗的关键因素并想出解决办法,便成为曹钢潜心研究的课题。企业的科研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应该充分利用企业地处北京的地理优势,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共同联手.解决苯酚丙酮装置存在的问题。在燕山石化公司和厂里大力支持下.曹钢带领技术人员四处奔走.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山东省化工研究所等单位签订协议,合作攻关,解决了物料堵塞、质量偏低、生产周期不理想、能耗物耗倔高等十几个问题.取得了十几项科研新成果,使进口装置运行的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曹钢从化工文献上得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研究用分子筛沸石催化剂,替代污染腐蚀严重的三氯化铝催化剂生产异丙苯。异丙苯是生产苯酚丙酮的中间体,如果采用沸石催化剂就可以开发出清洁生产工艺。他意识到这是使苯酚丙酮生产工艺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好机会。他立即向有关领导建议:尽快寻找科研合作伙伴,研究新型分子筛沸石催化剂,以便迅速跟进国际前沿水平。他的建议得到了厂里和公司领导大力支持.曹湘洪总经理亲自组织协调,使燕山石化与北京暇装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结成了合作研发伙伴。在曹钢的具体组织和参与下,合作各方经过数年的艰苦攻关和艰辛试验。战胜了前进路上的一个个坎坷.到1998年.新型分子筛沸石倦化刑和异丙苯生产工艺终于研制成功。1998年7月1日.新型催化剂在燕山石化化学品事业部8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上正式投用并获得巨大成功!

  新型值化剂及生产工艺的投用,实现了异丙苯生产过程污水的零排放.从源头消除了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的问题。到2004年.苯酚丙酮装置已累计减少污水排放90万吨.苯474吨,异丙苯291吨.共增效6亿多元。该套技术的成功开发.比进口国外同样技术节约资金三分之二。特别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这项成套技术开发的国产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10万吨级异丙苯清洁生产自主技术的国家。到2006年.这项成套技术已在国内两套lO万吨级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异丙苯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研发及工业应用技术“,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曹钢同志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作为苯酚丙酮专家.他仍然在为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献着余热.仍在为把我国苯酚丙酮科研及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推向世界前列默默勤奋工作着。

          摘自燕化《企业文化案例》
2007-09-20

bj

帖子数 : 133
注册日期 : 12-12-28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