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苯天空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回忆老苯的文娱生活

向下

回忆老苯的文娱生活           Empty 回忆老苯的文娱生活

帖子  guoyulin 2012-12-04, 16:53

本文始发于2006年12月11日



回忆老苯的文娱生活
献给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们
  

  当年的苯酚丙酮车间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集体,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身在这个集体中的人,都会受到青春气息的感染。车间除了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外,在文娱活动开展方面也令人难忘。文娱是最能抒发人的情怀的形式之一。那时歌声经常从各个班组传出,车间还曾经组织过多次合唱、舞蹈、样板戏等方面的演出,有的是在车间大会或联欢会上表演,还有的参加了全厂的汇演或比赛。
  记得有一次在全车间大会上,成维信和王秀华合作表演了现代京剧《沙家浜》中军民鱼水情的选段。成维信扮演郭建光,王秀华扮演沙奶奶。大家对这个唱段都非常熟悉,兴致勃勃地看他们的表演。关键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特有的角色扮演关系中,产生了特殊有趣的观看效果,让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那时样板戏在文艺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车间里唱样板戏也成了一大时尚。许多经典唱段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智斗”、“十八棵青松”、“打虎上山”、“甘洒热血写春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临行喝妈一碗酒”等等,几乎人人都能唱得上来。
  在车间大会上,我记得是四大班还演唱过一首毛主席诗词歌曲《忆秦娥·娄山关》。歌曲旋律朗朗上口,忽而急促跳跃,好似骑马奔驰,“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忽而又高亢舒展,“西──风──烈───”,极富抒情感。演唱的人们很投入,产生了不一般的效果,很感染人。演出过后大家还不时吟哼着歌曲的旋律。
  车间还不只一次组织过舞蹈的演出。有一次排练了一个四男四女的舞蹈,还请了一个老师来教。参加的人有商战果、唐宁、赵志红、王建国等。商战果在舞蹈上很有天赋,动作很到位,很优美,象是受过专业训练。这个节目好象还有胡积庆指导,参加了厂里的演出。记得我们还排练过一个自编的舞蹈,反映车间生活。后来也在厂里演出。王建国是这个舞蹈的骨干。他在这方面有些基本功,比别人有更多的才气和灵性,是文娱活动的活跃分子。他曾经买了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总谱,研究舞曲的配器和舞蹈的动作。我们表演的这个舞蹈中有王建国的一段独舞,是他自己设计的,参考了《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独舞的因素。有趣的是,在一连串跳跃、翻转、旋子等大动作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双手握拳、一前一后呈执物状前举、双脚在原地颠动轻跳的动作。当时的厂领导宋世伟在观看彩排时看到这个动作,开心地笑了,会意地对身旁的人说:“哈!这是在吹管线”。记得在排练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他做这个动作,都情不自禁、异口同声地叫道:“好!好!”。
  还有一次车间的几位小伙子排练表演了一个群口数来宝,记得其中有王飞。这个数来宝是歌颂党的光辉历程的。快板词还是我写的,其中有两句:“三湾改编定方向,党的支部建连上”。几个人经过几天的排练,在快板的节点下已经能够完整地把它串下来。但总还是觉得演出效果不理想。大家都觉得应该找一个导演来指导指导。后来就把成维信请来当导演。他先让我们表演一遍给他看,看完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都是闷头各说各的,没有交流,你们要有感情呼应啊。经他一番指点,大家在表演时有意识地在表情、眼神、动作上加入了许多呼应和默契,大大提高了表演的兴致,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在1971年的"3.24"事故中,优秀青年汪庆祥不幸因公牺牲。大家在悲痛的同时,也为失去这么好的青年深感惋惜。为了纪念他,李福安编写了一个名为“歌唱汪庆祥”的豫剧唱段,后来在车间里演出。李福安是河南人,酷爱豫剧,他很快就编好了这个段子,教给我们唱。我现在还记得它的前奏和前两句的曲调,还记得前两句是“毛澤东思想放光芒,哺育着战士来成长”。带有浓厚豫剧味道的唱段,娓婉回转,有时颤颤微微,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我们好象也会说河南话了。从那时起我才认识了豫剧。
  在那段时间,除了李福安以外,杨继超也搞过创作。他写过一个抒发青年工人豪情的歌曲,表达了我们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自豪情怀。这首歌他自己谱曲,为此还专门请教了专业作曲老师。那首歌的开头两句是“巍巍群塔,沐浴阳光”。写好后我们三大班唱过。
  当时有几个老苯青工迷上了乐器。王飞、杨继超、萧宗瑾练起了手风琴。刘大勇也搞来一把小提琴,闲暇时,一板一眼地试着拉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开头的几小节,但有些不得要领。相比之下王飞和杨继超学拉手风琴的兴致更高,更加投入,经常看到他们练琴,琴一挎上肩就沉醉在琴声之中,似乎忘记了一切。正是这种浓厚的兴趣和刻苦的练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提高很快,一些复杂的、技巧较高的曲子都能拉下来,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们两人曾经合作手风琴二重奏,参加了厂里的文艺演出,演奏了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快乐的女战士”这段欢快的舞曲。我们欣赏他们的琴声总有一种满足感,感觉是一种享受。
  说到拉手风琴,我还记得一件事。有一次我上完最后一个白班,准备回家。临走时,看见王飞在宿舍楼里找了一个角落坐在那儿聚精会神地拉琴。我看见了朝他招呼了一句:“你在这儿拉琴啊”!然后进城回家了。休息三天之后,我回到厂里,走进宿舍楼就又听见了手风琴声。一看,王飞还坐在那个角落里,还在用同样的姿势和专注的表情在拉琴,和我走的时候一模一样,就好象从没挪窝儿。我觉得太有趣了,故作惊奇地对他说:“嗬!你一直在这儿拉呐”,他打趣地回应道:“拉了三天”。从这件事足以看到王飞练琴的投入程度。
  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战地新歌》的歌集,第二年又出版了续集,里面收集了许多在当时流传很广的脍炙人口的歌曲,象《阿佤唱新歌》、《北京颂歌》等。喜欢唱歌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个歌集,因为有了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车间曾经组织过一个男声小合唱,好象有陈宏斌、刘春生、王飞等十来个人,排练了《战地新歌》续集中一首名为《我为革命放木排》的歌曲,由杨继超手风琴伴奏,参加了厂里的歌咏比赛。这个男声小合唱分了高低两个声部,我参加的是低音声部。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因为此时的我们对自己的音乐素质有了一定的自信,已不满足于象普通群众歌曲那样一般唱唱,而是开始追求声乐演唱的技巧、水平和艺术效果。这首歌中有一段是模拟劳动号子,把劳动号子艺术化,“嘿哟嘿嘿”的声音在高低两个声部穿插出现,相互衬托,有的地方还有突显顿挫效果的切分音,很有意境。这首歌的曲谱写的特别好,我们都相当陶醉两个声部出奇的和声效果,尤其是最后两句,和声效果太好听了。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歌曲最后两句在高低两个声部上的旋律:
   
高音部为: 3. 6 1 2 │3 - 5 6 │7 - - -│7 - - - │6 6 5 3 5 6 │6 - - -‖
        ˙
      我 为革命 放 木  排,        我为革命放木 排。
   
低音部为: 3. 6 1 2 │6 7 1 2 │3 - - -│3 - - - │6 6 1 3 2 1 │6 - - -‖
        ˙   ˙˙             ˙˙     ˙
      我 为革命 放 木  排,        我为革命放木 排。
   
最出采的高潮是在倒数第二句后面那个八拍的拖腔上,那美妙的和声,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天籁之声!实在是令人陶醉。我们在厂里正式演出时,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些文娱实践不但给了我们艺术的享受,而且还培育了我们步调一致,相互协调的意识和素质。
  1974年秋,电影《闪闪的红星》开始在全国放映,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影片中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以优美抒情的旋律打动了众多的人。大家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在班组会上一遍一遍地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声经常在宿舍周围回荡。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李双江。
  ……
  老苯的文娱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这些活动陶冶了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青春更具光彩,使我们的集体更具凝聚力。多少年过去了,那时的景象仍然历历在目,歌声琴声仍然回荡在耳边。老苯的精神深深扎根在心中,历久弥坚……
  


      ──聿林



  
  

guoyulin

帖子数 : 385
注册日期 : 12-12-04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